[发明专利]小干扰核酸和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6762.1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子才;张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48/00;A61K9/08;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核酸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药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小干扰核酸和含有该小干扰核酸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小干扰核酸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引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了20亿人,其中3.6亿乙肝慢性患者的病情正在恶化,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国是世界范围内感染HBV人数最多的国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57.63%。全国现有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约50万,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有15.6万人死于肝癌。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06年报道,我国每年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直接医疗耗费约300亿元人民币,HBV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600亿元/年。每人年均医疗花费高达28864.89元人民币,是我国2005年人均GDP的2.12倍。由此可见,乙型肝炎不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而且还为国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治疗乙肝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全球公认的防治乙型肝炎的药物主要可分为干扰素、核苷类似物2大类。干扰素作为乙肝治疗药物已使用了较长时间,其治疗终末应答率只有30%,即使和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或增加剂量后,其治疗终末应答率也只有50%,且停药、减量或减少注射次数后易复发,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另外,长期使用会诱发干扰素抗体,失去药效。核苷类似物起效快,但终末应答率也不高,且核苷类似物只抑制肝细胞质内的病毒,对肝细胞核内的CCC-DNA没有作用,需要长期维持用药。长期用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病毒变异而引发的耐药性,以及停药后也易出现病毒反弹、复发率高。更为严重的是少数病人停药后出现肝功能急剧恶化,甚至死亡。从基因水平抑制HBV的生成和复制来降低病毒代谢和对肝细胞的侵染无疑将是乙肝最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关闭同源基因的表达或使该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但由于小干扰核酸(siRNA)的稳定性较差,在体内容易被核酸酶降解,因此人们对合成的siRNA进行化学修饰,以增加siRNA的血清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
目前,由于人们对小干扰核酸在血清中的降解过程和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虽然通过修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干扰核酸的稳定性,但由于引入了过量的修饰,导致修饰后的小干扰核酸的产生了潜在的细胞毒性,且修饰后的小干扰核酸的生物学活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开发出一种血清稳定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且细胞毒性较低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小干扰核酸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用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小干扰核酸存在的细胞毒性高且生物活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血清稳定、良好生物活性的且较低的细胞毒性特性的、用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小干扰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ORF,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
S基因区包括S基因、前S1基因和前S2基因,它们分别编码S蛋白、M蛋白和L蛋白;其中,S蛋白和M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嗜肝性、基因免疫及转录激活密切相关。
C基因区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它们分别编码核壳蛋白HBeAg和BcAg,该核壳HBeAg和HBcAg是组成乙型肝炎病毒核心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P基因区包括P基因,编码P蛋白,P蛋白含816个氨基酸,具有4个功能结构域,包括具有反转录酶活性的DNA聚合酶、RNA酶H等,参与HBV复制的全过程。
X基因区包括X基因,是HBV病毒基因组中最小的开放性读码框,编码长度为154个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病毒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产生影响,并且能够对宿主细胞中被感染的细胞的调亡和癌变过程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方法及集中利用的系统
- 下一篇:紫外光固化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