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降作用的苦丁袋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9277.X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寿山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作用 苦丁袋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作用的苦丁袋茶,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配比按重量为:
苦丁茶50-70%、绞股蓝5-10%、番石榴叶2-10%、菜芙蓉花2-10%、葛根叶2-5%、匙羹藤叶0-5%、桑叶0-5%、沙棘叶1-5%、菊花2-5%、香草兰0-2%、西洋参0-4%、富硒绿茶5-1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丁袋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组分及配比按重量为苦丁茶55-65%、绞股蓝6-8%、番石榴叶4-8%、菜芙蓉花4-8%、葛根叶2-5%、匙羹藤叶2-4%、桑叶2-4%、沙棘叶2-4%、菊花2-5%、香草兰0.05-1%、西洋参0.5-2%、富硒绿茶8-1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丁袋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组分的配比按重量为:苦丁茶57%、绞股蓝7%、番石榴叶5.5%、菜芙蓉花5%、葛根叶3%、匙羹藤叶3%、桑叶3%、沙棘叶3%、菊花3%、香草兰0.5%、西洋参1%、富硒绿茶9%。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丁袋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组分的配比按重量为:苦丁茶59%、绞股蓝7%、番石榴叶5%、菜芙蓉花5.5%、葛根叶3.5%、匙羹藤叶2%、桑叶2.5%、沙棘叶2%、菊花2.5%、香草兰0.3%、西洋参0.7%、富硒绿茶10%。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丁袋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组分的配比按重量为:苦丁茶62%、绞股蓝8%、番石榴叶5%、菜芙蓉花4%、葛根叶2%、匙羹藤叶2.5%、桑叶2%、沙棘叶3%、菊花2%、香草兰0.5%、西洋参0.5%、富硒绿茶8.5%。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苦丁袋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组分的配比按重量为:苦丁茶55%、绞股蓝6.5%、番石榴叶5%、菜芙蓉花5%、葛根叶3%、匙羹藤叶3%、桑叶3%、沙棘叶3%、菊花4%、香草兰0.5%、西洋参1%、富硒绿 茶11%。
7.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丁袋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原料准备:
A、苦丁茶:选取海南苦丁茶鲜叶萎凋、经筛选、去杂质、清洗的预处理、晾干、杀青、揉捻、定形、干燥、分选、检验;
B、菊花:①采摘盛开的菊花,在阳光下晒3小时,然后上笼、蒸花、干燥,②将干菊花去除花萼花蒂,筛出花末;
C、富硒绿茶、绞股蓝、番石榴叶、菜芙蓉花、沙棘叶、葛根叶、匙羹藤叶、桑叶、香草兰、西洋参:取上好的脱水富硒绿茶、绞股蓝、番石榴叶、菜芙蓉花、沙棘叶、葛根叶、匙羹藤叶、桑叶、香草兰、西洋参清洗,晾干;
(2)粉碎:取粉碎后的苦丁茶、绞股蓝、番石榴叶、菜芙蓉花、葛根叶、匙羹藤叶、桑叶、沙棘叶、菊花、香草兰、西洋参、富硒绿茶,按照重量比苦丁茶50-70%、绞股蓝5-10%、番石榴叶2-10%、菜芙蓉花2-10%、葛根叶2-5%、匙羹藤叶0-5%、桑叶0-5%、沙棘叶1-5%、菊花2-5%、香草兰0-2%、西洋参0-4%、富硒绿茶5-15%放入粉碎机内粉碎成细颗粒状;
(3)烘炒:将粉碎后的各组分原料投入炒锅内烘炒,低温炒1小时;
(4)包装:利用袋装包装机包装成袋泡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寿山,未经李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92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