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座椅向下折叠杆/安全带出口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2420.0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德里克·S·林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B60N2/36;B60R2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史敬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座椅 向下 折叠 安全带 出口 | ||
1.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和
与该杆相连的车辆座椅向下折叠杆外壳,使得该杆相对于该外壳是可运动 的,该外壳包括细长狭缝,相关座椅安全带通过该细长狭缝从该外壳出来,
其中,该杆设置在该细长狭缝的后上方,
该外壳包括前脸并且该细长狭缝形成在该前脸中并贯穿该前脸,
该外壳包括上壁,该前脸从该上壁垂挂,并且上壁限定凹进,其中该杆的 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该凹进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杆绕大体水平的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与该杆连接并与锁销连接的缆索, 该锁销被配置为与锁杆合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细长狭缝有稍大于常规座椅安全带 的高度和宽度的高度和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该杆在横向具有小于该细长狭缝在横 向的宽度的宽度。
6.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在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之间可运动的枢转的座椅靠背;
与座椅靠背连接且包括底壁和座椅安全带开口的外壳;
与外壳连接的可运动的杆,该杆的运动允许座椅靠背从锁定位置枢转运 动,其中在该杆的一部分和底壁之间提供间隙,该间隙为相关操作者的手指插 在杆和底壁之间去操作该杆提供进入位置;
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座椅靠背内的座椅安全带,该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通过 外壳中的座椅安全带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设置在座椅靠背内并与外壳或车辆座椅的内架相连的第一座椅安全带导 向器,座椅安全带接触该第一座椅安全带导向器;和
设置在座椅靠背内并与外壳间隔开的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该第二座椅 安全带导向器与所述内架连接,座椅安全带接触该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
其中该外壳包括从上壁垂挂的前脸,在该前脸中提供座椅安全带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该外壳邻近车辆座椅的外肩部区 与车辆座椅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当座椅靠背处于在直立位置时该 外壳的上壁大体上水平取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外壳的上壁和底壁限定从前脸向 后设置的凹进,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该凹进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邻近该外壳的后部提供该间隙。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中座椅安全带开口具有略大于常规座 椅安全带的高度和宽度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将该杆设置在座椅安全带开口的后 上方,该杆在横向的宽度小于座椅安全带开口在横向的宽度。
12.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包括座椅靠背表面的枢转的座椅靠背,靠背表面的一部分与坐在车辆座椅 上相关车辆乘客的后背接触,该座椅靠背可在直立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并 包括在邻近座椅靠背外上肩部区贯穿座椅靠背表面的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
邻近座椅靠背的外上肩部区与座椅靠背连接的可运动的杆,该杆的运动允 许座椅靠背从直立位置枢转运动;
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座椅靠背内的座椅安全带,该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通过 座椅安全带出口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邻近座椅靠背的外上肩部区与座椅靠背连接的外壳,该外壳包括座椅安全 带开口,该座椅安全带的所述一部分通过该座椅安全带开口从座椅靠背出来;
设置在座椅靠背内并与外壳或车辆座椅的内架相连的第一座椅安全带导 向器,座椅安全带接触该第一座椅安全带导向器;和
设置在座椅靠背内并与外壳间隔开的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该第二座椅 安全带导向器与所述内架连接,座椅安全带接触该第二座椅安全带导向器,
其中该外壳包括从上壁垂挂的前脸,在该前脸中提供该座椅安全带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24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