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三维极化感应空穴气提高LED发光效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9349.9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丁凯;王军喜;段瑞飞;曾一平;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14 | 分类号: | H01L3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三维 极化 感应 空穴 提高 led 发光 效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可适用于蓝光、绿光、紫光和紫外光等所有GaN基LED中,是一种利用三维极化感应空穴气提高LED的发光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92年Nakamura等研制出第一支InGaN/GaN DH蓝光LED,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研究GaN基LED的热潮。特别是1996年日本Nichia公司报道称研制成功了白光LED后,新一代照明产业革命就此拉开序幕。目前著名的LED照明公司,日本的Nichia,美国的Cree,德国的Osram,飞利浦公司等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LED照明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据有关统计,照明消耗约占整个电力消耗的20%。而目前照明用的光源主要是白炽灯和荧光灯等。而这些光源的效率都很低,且寿命较短。白炽灯的效率只有不到5%,寿命大约是1000小时,荧光灯的效率相对高些,但是也只有25%,寿命也1000小时左右。而且作为照明光源,荧光灯所发出的白光对人的舒适度也不是最佳的。而白光LED因其寿命长,目前可达10万小时,且能源损耗很低,成为了新一代白光照明的最佳光源。据理论统计,若美国55%白炽灯及55%的日光灯被LED取代,每年节省350亿美元电费,每年减少7.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100%白炽灯换成LED,可减少1-2座核电厂发电量,每年节省10亿公升以上的原油消耗。台湾地区25%白炽灯及100%的日光灯被白光LED取代,每年节省110亿度电。显然,白光LED照明对于节约地球能源有着无法衡量的意义。近些年来氮化镓基LED的迅猛发展,白光LED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取代目前照明所用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已指日可待。但是其效率相对理论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长久以来,限制白光LED效率提高的因素也很多。其中深受广大学者关注的一个难题就是,高空穴浓度的P型材料难以实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材料本身有很高的本征背底电子浓度,一些非故意掺杂的施主杂质会对受主杂质有补偿作用。另一个原因则是受主杂质的激活能较高,如Mg原子在GaN中的激活能高达200meV,在AlN中的激活能更是高达630meV。因此高空穴浓度的p型掺杂很难实现。而且相对具有较高迁移率的电子,空穴的迁移率非常低。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有源区空穴浓度较低,而电子则会过冲泄漏到p型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LED发光效率的提高。而在大电流下,这种缺陷也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导致发光效率的衰减,即efficiency droop效应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