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9983.2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赖远萱;武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H04L1/1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软件 在线 更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一般由嵌 入式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组成,用于 实现对其它设备的控制、监视和管理。为完成对设备的控制、监视和管理,设 备内需要有嵌入式硬件的支持,而嵌入式软件往往固化到嵌入式硬件电路上的 FLASH存储器中。首次对“裸板”加注软件,往往采用存储器专用烧写器工具对 存储器进行擦除、烧入软件。一旦设备在工程上开通运行,通过专用工具更新 软件的方法将十分困难。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在线更新的方式来更新嵌入式 软件,但传统的在线软件更新方法,对通信链路的依赖程度较大,由于工业设 备往往工作在较恶劣的环境中,通信链路不一定十分稳定,因此限制了嵌入式 软件在线更新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嵌入式软件在 线更新方法,实现在线运行设备嵌入式软件的在线更新,并设置了上下互动的 重发机制、进度查询机制、数据校验机制,支持断点续传,最大程度上利用了 通信链路的传输性能,可实现对设备内部多个子嵌入式系统软件或多个软件文 件进行更新。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1、上层软件与嵌入式软件进行通信,并获取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通信交 互的参数信息;
S21、上层软件根据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通信交互的参数信息,将要更新的 软件文件按照“数据包标识号+数据”的格式分隔成多个数据包,并发送给嵌入 式软件;其中所述数据包标识号是用于区别各数据包并表示各数据包间顺序关 系的编号;
S31、嵌入式软件将收到的软件文件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并向上层软件回 复包含数据包标识号的数据接收确认信息;
S41、若上层软件发出数据包后在预设的门槛时间内没有收到嵌入式软件的 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则重发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并返回步骤S31;若嵌 入式软件收到上层软件数据包后在预设的门槛时间内没有再收到上层软件发送 的数据包,则向上层软件发送请求重发指令,上层软件收到请求重发指令后重 发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并返回步骤S31;
S51、上层软件收到全部数据包的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后,发出指令结束数据 传输;
S61、目标嵌入式系统对收到的软件文件进行处理;
S71、上层软件发出指令结束在线更新,嵌入式系统重新启动,运行最新收 到的软件。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上层软件具体是指本地调试电脑或/和监控中心 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
所述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通信交互的参数信息具体是指在线更新的通信端 口支持的最大数据包长度、数据包发送间隔时间以及嵌入式软件最长响应时间、 数据发送窗口大小等。
所述上层软件与嵌入式软件进行通信,还可以获取嵌入式软件的相关信息, 所述嵌入式软件的相关信息具体是指获取软件正处于正常运行的模式还是处于 下载模式的信息。如果处于下载模式,说明有其他用户正在往该设备下载软件, 则上层软件等待嵌入式软件下载完成后再启动本次的在线更新进程。
所述S21中上层软件根据嵌入式软件在线更新通信交互的参数信息,将要 更新的软件文件按照“数据包标识号+数据”的格式分隔成多个数据包,并发送 给嵌入式软件,具体是指上层软件以滑动窗口的形式将数据包发送给嵌入式软 件。
所述数据包标识号可以是数字或字母。
所述步骤S41中预设的门槛时间是指由用户设置的作为上层软件和嵌入式 软件重发机制启动条件的时间,当上层软件发出数据包后在预设的门槛时间内 没有收到嵌入式软件的数据接收确认信息,则上层软件重发没有收到确认信息 的数据包;当嵌入式软件收到上层软件数据包后在预设的门槛时间内没有再收 到上层软件发送的数据包,则向上层软件发送请求重发指令;用户预设的门槛 时间>嵌入式软件的最长响应时间。
所述步骤S41后还包括步骤S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9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沼气收集井渗沥液的抽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出水管口挡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