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美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1268.2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发生 装置 具备 美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美容装置,该离子发生装置具有离子放射用的第1电极和低电位方的第2电极,基于对第1电极施加高电压使两个电极间产生放电来发生离子。
背景技术
这种离子发生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具有离子放射用的针电极(第1电极)和与接地所连接的对置电极(第2电极),基于对针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使两个电极间产生电晕放电,基于该放电来发生负离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749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59305号公报
可是,所发生的负离子被电位比针电极低(接地电位)的对置电极吸引,利用该力并经过对置电极向外部喷出(放射)。也就是说,未被对置电极吸引的该负离子的剩余才向外部喷出。
但是,就现有的装置而言该课题为,因为所发生的负离子大多数被对置电极吸引,所以在负离子在电极部内发生量的比例上,向外部的喷出量较少。因此,在想要使所发生的负离子附着于人体的对象部位获得该效果的美容装置等中,为了获得充分的效果需要生成很多的负离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美容装置,该离子发生装置可以使向外部的喷出量相对于离子发生量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具有离子放射用的第1电极和低电位方的第2电极,基于对上述第1电极施加高电压使两个电极间产生放电来发生离子,其特征为,具备电位设定机构,将上述第2电极设定为上述第1电极的电位与接地电位之间的电位。
根据本发明,因为具备电位设定机构,所以和离子放射用的第1电极成对设置的第2电极被设定为比接地电位高的电位。据此,虽然因为两个电极的电位差变小,所以离子发生量被抑制,但是由于可以减少从第1电极朝向第2电极的离子对该第2电极的附着量,因而能够增大向外部的离子喷出量。
本申请的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其特征为,在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中,上述电位设定机构由连接于上述第2电极和接地之间的电阻构成。
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连接于第2电极和接地之间的电阻简单地构成提高该第2电极电位的电位设定机构,用简单的电路结构就能够实现。
本申请的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发明是具备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美容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美容装置,能够通过具备的离子发生装置,实现效率优良的离子喷出。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离子发生装置及具备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美容装置,该离子发生装置可以使向外部的喷出量相对于离子发生量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美容器的斜视图。
图2是将同一美容器按前后方向剖开从右侧看到的剖面图。
图3是将同一美容器按左右方向剖开从背面一侧看到的剖面图。
图4是同一美容器负离子生成部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同一美容器功能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同一美容器负离子生成电路的电路图,(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电路图,(b)是表示别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7(a)~(c)是说明同一美容器的负离子效果所用的测量图。
符号说明
10…美容器(美容装置),63…针电极(第1电极),64…对置电极(第2电极),73…负离子生成电路(离子发生装置),75…电阻(电位设定机构),76…电位设定电路(电位设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离子发生装置的作为美容装置的美容器10。在有底大致圆筒状的主体机壳11内收存并固定美容器主体12,在和该主体机壳11的开口部形成一面的美容器主体12的上面设置喷嘴部13及开关部14。具有喷嘴部13及开关部14的美容器主体12的上面能够通过主体盖15将其外露·遮蔽,该主体盖15安装成对主体机壳11能够开闭(可掀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