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1552.X | 申请日: | 201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娇;王蕊欣;李延斌;郭建峰;安富强;杜瑞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32/00;C07C45/46;C07C49/78;C07C49/76;C07C49/8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载化 lewis 催化剂 制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染料、农药、原料药、香料等精细和特殊化学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Lewis酸催化的付-克酰基化反应是制备芳香酮化合物的重要途径。然而,Lewis酸在均相催化反应中存在一些突出的缺点,如催化剂用量大、与产物分离困难、不能再生使用、选择性低、后处理中产生大量的废酸以及含金属离子的废水、严重腐蚀设备、易潮解等,限制了其应用。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给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用新型固体酸催化剂代替传统Lewis酸催化剂。将Lewis酸催化剂负载到各类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上便制成固体Lewis酸催化剂,实现Lewis酸的非均相催化。固体Lewis酸催化剂不但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高的选择性,同时具有环境友好、易回收、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研究新型负载型Lewis酸催化剂、拓宽其应用领域已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
目前制备固体Lewis酸催化剂的方法多是同时利用载体中的孔穴进行物理吸附,该类载体主要有硅胶[F.J.Chen,C.Le,A.Guyot,A.P.Lenack,J.E.Stanat,US Patent 5,789,335,1998]、沸石[Mannepalli L.K.,Kalluri V.S.R.,Mutyala S.,et al.,J.Mol.Catal.A-Chem.,2005,225:15]、石墨[P.G.Rodewald,US Patent 3,962,133,1976]、黏土[Choudary B.M.,Sateesh M.,Kantam M.,etal.,Catal.Lett.,2001,76:231]、分子筛[赵振华,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23:45]、聚苯乙烯[Sket B.,Zupan M.,J.Macromol.Sci.,Part A:Pure Appl.Chem.19(1983)643]等。然而,通过多孔物理吸附固载化的Lewis酸催化剂不稳定,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易脱附。因此,为使固载化的Lewis酸催化剂更稳定,通过共价键使Lewis酸被固载到载体上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如利用载体中羟基上的氧与Lewis酸催化剂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实现Lewis酸的固载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Lewis酸在均相催化反应中使用受限,而且污染环境,而现有固体Lewis酸催化剂不稳定,易脱附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法具有稳定性好、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其产物重复使用性好等优点。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上述方法制成的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用于催化苯系化合物乙酰化的应用方法,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改善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减少催化剂用量,提高转化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的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四口烧瓶中,加入分散剂span-60和液体石蜡,构成连续相,即油相;将浓度为5%的PVA水溶液和交联剂混溶,交联剂为浓度50%的戊二醛水溶液,构成分散相水相,并将催化剂1mol·L-1的盐酸加入水相;然后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搅拌,升温反应,过滤,蒸馏水和乙醚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粒径为140~156μm的交联聚乙烯醇微球CPVA;
第二步,在四口烧瓶中,加入经干燥处理的CPVA微球和氯仿,静置8~12h后,在氮气保护下,再加入AlCl3粉末,升温反应,然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如通式(I)的固载化Lewis酸催化剂AlCl3-CPVA,AlCl3的固载量达1.95~2.07mmol/g,
第一步中,分散剂占油相的0.75~0.85%,交联剂和催化剂各占水相的9.5~10.5%;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0~2.2∶1。升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5~70℃,并反应7~9h。
第二步中,CPVA与AlCl3的质量比为1∶0.5~1。升温反应的温度为35~40℃,并反应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负载模拟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品质聚甘油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