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及其标记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2149.9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3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展;王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王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微结构 光学 及其 标记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经过一个表面具有一个标记件的标记滚轮单元,且该标记滚轮单元转动使该标记件接触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在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形成一个对应该标记件的标记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一表面,该标记图案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另一表面,且该另一表面不具有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一表面,该标记图案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另一表面,且该另一表面具有不规则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滚轮单元在一个加压状态下使该标记件接触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并形成凹陷的标记图案,该标记滚轮单元的温度为90℃至150℃,该标记件厚度为20μm至2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件为聚亚胺类的防焊胶带、聚四氟乙烯胶带或聚四氟乙烯与玻璃纤维掺混的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标记件的表面沾附一种标记液体,使该标记件接触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并形成该标记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件的高度为0.5mm至10mm,该标记液体于干燥后的涂层的反射率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反射率的差为0.1至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标记液体为抗静电剂或具有紫外光显色作用的荧光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经过该标记滚轮单元前,预先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涂布一个抗静电层,该标记滚轮单元转动使该标记件接触该抗静电层而在该抗静电层表面形成该标记图案,且该标记件的高度为0.5mm至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通过一个表面具微结构的滚轮及至少一个表面温度可调整的镜面滚轮压制而成。
11.一种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喷涂一种喷涂液体,使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表面形成一个标记图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一个表面,该标记图案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另一个表面,且该另一个表面不具有微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一个表面,该标记图案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另一个表面,且该另一表面具有不规则花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喷涂液体于干燥后的涂层的反射率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反射率的差为0.1至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喷涂液体为抗静电剂或具有紫外光显色作用的荧光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标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结构通过一个表面具微结构的滚轮及至少一个表面温度可调整的镜面滚轮压制而成。
17.一种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具有多个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一个表面的微结构及至少一个位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另一个表面的标记图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微结构的光学板的设有该标记图案的表面不具有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1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舰船水下声纳换能器电缆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