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芦笋水溶性生物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2835.6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红星;吴世华;李建伟;吴定芳;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37 | 分类号: | A23L1/237;A23L1/29;A23L1/2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水溶性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滨海盐生植物为原料提取植物生物盐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芦笋水溶性生物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盐是人们必需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经食用后在肠道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维持着人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缺钠会使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长期以来人类依靠海水晒盐及井盐、岩盐开采等方法制造食盐,满足自身需求。但人类长期食用的盐类基本上是无机物,只能满足人体自身对无机盐的需求,难以适应机体对多种功能食物的需求,特别是目前市场上食盐基本上为氯化钠,过高的钠离子摄入对人体的血压、血脂等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目前人们对这一问题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制造出低钠盐等产品,但这些产中仍处于无机盐生产阶段,无法进一步满足人类对氨基酸、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要求以及对减肥、降脂、抗衰老等愿望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崇尚自然的兴起,人们注意到许多的盐生植物含有丰富的盐分和营养物质,许多的海水蔬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而开发天然来源的食盐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如在美国专利6929809(2005)和中国专利ZL02802456.7中公开了一种先利用海水和废盐卤的混合物灌溉盐生植物Salicornia brachiata和Suaeda nudifiora以获得含盐量的生物材料,并对生物材料进行炭化焚化后获得精盐,再精制植物盐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得到的是植物来源的盐,但经过炭化和焚烧工序后,这些盐生物植物的特色有机活性成分已被全部破坏,和现有的食盐相比,除了成分组成有所差别外,实际也是“无机盐”了。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真正含有生物有机活性成分的生物盐。
海芦笋,又名海蓬子,由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海虫草”的美誉,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的地方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等地都有种植。在我国,目前市面上海芦笋主要有两个品种,一个是我国原有的欧洲海蓬子(Salicorniaeuropaea),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布,另一个是引种的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gelowii),又叫闭氏海蓬子。海蓬子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报道过的最耐盐的陆生高等植物种类之一,含有18种基本氨基酸,其中还含有人体不能自然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脂肪和蛋白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超过普通蔬菜的40倍;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丰富,是大白菜的2倍;此外还含有天然的植物保键盐和天然的皂角苷,能有效降低血管壁上胆固醇,起到降压、降脂、减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的作用。这些特有的营养物质使海芦笋成为我国海水蔬菜新品种,非常适合加工成各种深加工产品。
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海芦笋的深加工并不多,大多只是对海芦笋的初加工产品。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92218.1中公开了一种制备海芦笋食用植物盐的方法,这和中国专利ZL2005100095207.4中公开的海蓬子粉及其制备方法类似,这两种方法都是将原材料经过挑选、干燥、物理粉碎制得材料的粉或粒。虽然所制得的粉粒含有原材料的营养成分,但同时也含有一些不能溶于水或人体不易吸收的物质如植物纤维、变形蛋白等,从而导致所得产品的水溶性较差,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营养成分丰富,水溶性好,易于人体吸收,应用范围广的海芦笋水溶性生物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芦笋水溶性生物盐,该海芦笋水溶性生物盐按重量计:水溶性有机成分的含量为20%~50%,水溶性无机盐的含量为50%~80%。
本发明中所说的水溶性有机成分包括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上述的水溶性无机盐,该水溶性无机盐以100g重量计其中Na含量为10~30g,钾含量为1~5g,钙含量为0.1~1g,镁含量为0.3~2g,铁含量为50~500μg,其余为硒、锌、碘、铜和锰微量元素。
本发明上述的海芦笋即海篷子为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gelowii)或欧洲海蓬子(Salicornia europaea)。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海芦笋水溶性生物盐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集海芦笋果穗形成前的肉质脆嫩未木质化的地上部分(本行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经过肉眼观察、辨认出肉质脆嫩未木质化的海芦笋);
(2)然后将采集的海芦笋在温度≤10℃的清洁水中清洗干净;
(3)将步骤(2)清洗干净的海芦笋粉碎至可过60~10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宁波天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2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