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4307.4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子龙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F03G3/00;H02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400广东省汕尾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胎 自动 推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产生动力的凸面产功轮胎,该轮胎利用车辆自身的重量,使车辆行驶时与地面产生振动力,用转化传动力装备将其振动力转化为车辆所需的动力,使车辆具有省油或电动车省电的良好效果。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行驶系统的重要部件,每一种款式的轮胎都有它们特定的功能,本发明的车辆轮胎,是一种能利用车辆自身重量产生动力的轮胎。目前,在环保、节能减排的车辆中,存在了自身发电、蓄电池容量持续性能、动力功效等不足的缺陷,要达到充分完善这个问题,目前是人类的一个极其关注的焦点,是各个生产商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原因,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凸面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在车辆轮胎上特别设计制作凸形面或凸形条,目的在于利用车辆的重量在车辆行驶时使轮胎与路面产生一定的跳动,在车轮的弹簧或弹簧板的作用下,使车辆的重量产生较强的振动力,因此所产生的振动力可以使用传动力装置转化为车辆的动力、发电、气动器材等的动力源。本发明是用车辆产功轮胎利用车辆的重量在车辆行驶时自动推动车辆前进,在自动推动车辆前进的同时,可以取得剩余动力,在车轮转轴上连接一个相应的发电机,将剩余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凸形面或凸形条的车辆产功轮胎,所述凸面产功轮胎是按现有的轮胎,在轮胎外圆面接触地面处特别设计凸形面或凸形条,每个轮胎的凸形面或凸形条的数量、长度、厚度、宽度、弧形度、弧形长短及厚薄调配等,可按转化传动力的震动幅度、震动效果的过程及车辆行驶时的舒适佳点而定,凸形面或凸形条的表面,与整个车胎着地面同样制作花纹,以便在车辆制动刹车时,轮胎与地面产生有效的摩擦力。在各个车轮各与车轮转轴连接的弹簧或弹簧板位置,是凸面产功轮胎产生震动幅度最佳的位置,因此选择车轮转轴与弹簧或弹簧板及车辆支架连接处之间的空间内,可以特别设置收取振动力的传动力杆,将车辆重量与产功轮胎所产生的振动力转化为车辆动力或车辆电动发电、气动设备的动力源,从而达到补充及完善绿色环保车辆的动力。但由于产功轮胎安装在车辆上不断产生了有效的震动,座驾室内会有震动噪音和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本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的车辆,必需要将整个座驾室、乘坐空间制造一级隔离避震,化解产功轮胎产生的震动及噪音,制造一个舒适的座驾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产功轮胎高效率地产生了车辆动力,而且在电动车中,既可使蓄电池保持少放电,又可以取得剩余动力,带动相应的发电机发电,给蓄电池充电,实现发动机车辆省油、电动车辆省电并自身发电补充电力,解决了电动电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辆产功轮胎凸形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辆产功轮胎另一凸形面结构示意侧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辆产功轮胎凸形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轮胎面101、轮胎凸形面102、轮胎201、轮胎面201、轮胎凸形面202、轮胎面301、轮胎凸形条302、车辆支架401、轮胎402、轮胎凸形面或凸形条403、弹簧或弹簧板404、车轮转轴405、传动力杆连接支点406、传动力杆滑动支点407、传动力杆408、活动关节409、伸缩性传动杆410、转动点411、转动轮412、转轴413、传动带414、单向器415、传动轮416、飞轮417、飞轮转轴418、传动轮419、传动轮420、传动带421、皮轮422、发电机423、缓冲胶柱424、减震器425、安装全车外壳及车房座驾底板支架4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子龙,未经许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4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
- 下一篇:干式变压器绝缘筒的加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