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178.0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F01L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文琦;陈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变 气门 装置 内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凸轮相位改变机构的内燃机,该凸轮相位改 变机构能够改变进气凸轮的相位。
背景技术
传统地,存在这样的内燃机,其包括作为使进气门的打开和关闭 正时变化的可变气门装置的凸轮相位改变机构,该凸轮相位改变机构 改变进气凸轮的相位。此外,已经发展了一种技术,其中,将凸轮相 位改变机构应用于在一个气缸上具有多个进气门的内燃机。根据该技 术,仅仅一部分进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正时根据内燃机的负载和旋转速 度来变化。
在这种仅改变多个进气门中的一部分的打开和关闭正时的的内燃 机中,例如在高速、重载模式时,一部分进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正时延 迟,由此,延长进气门的打开时段,包括没有受到延迟角控制的那些 进气门的打开时段,以增加进气的流入量,确保输出。另一方面,为 了保证合适的压缩比,如在低速、重载启动模式时,限制进气门的延 迟角(日本特开平3-202602号公报)。
然而,根据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技术,由于通过在启动模式 中限制进气门的延迟角,来使多个进气门的打开正时变为相同,因此, 在燃烧室中,进气的流动互相干扰,从而抑制了漩涡的产生。因此, 可能使燃烧率减少,很可能导致排气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其能够在 启动模式时确保漩涡以改善其排气性能。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 燃机,其包括:用于每个气缸的第一进气门和第二进气门,该第一进 气门和第二进气门被构造成分别由第一进气凸轮和第二进气凸轮驱 动;以及凸轮相位改变机构,该凸轮相位改变机构被构造成改变第二 进气凸轮的相位,该具有可变气门装置的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 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凸轮相位改变机构,以便在启动模式 中使所述第二进气门的打开正时提前在第一进气门的打开正时之前。
因此,在启动模式中使第二进气门的打开正时提前在第一进气门 的打开正时之前,以便在只有第二进气门在进气门打开时段的初始阶 段中打开时才产生漩涡。因此,可以加速燃料的气化以及其与空气的 混合,以改善在启动模式中的燃烧性和排气性能。
优选地,控制装置应该控制凸轮相位改变机构,以便在启动模式 中第二进气门的打开时段与排气门的打开时段重叠。
因此,通过该重叠而返回的废气使进气的温度上升,使得可以加 速燃料的气化,以确保良好的燃烧。此外,由于进气温度的上升导致 了排气温度的上升,所以可以快速地增加废气排放控制催化剂的温度, 使得可以改善排气性能。
此外,优选地,应该将第二进气凸轮设定为使得第二进气门的打 开时段比第一进气门的打开时段更短。
由于在进气门打开时段的最后阶段提供有一侧气门打开时段,因 此,能够使漩涡增强,以进一步加速燃料的气化以及其与空气的混合, 使得能够改善燃烧性。
而且,优选为,控制装置控制凸轮相位改变机构,使得在轻载模 式中,进气门打开时段在第一进气门的打开正时与第二进气门的关闭 正时之间的时段。
由此,能够在轻载模式中延长气门打开时段,降低泵气损失,从 而改善燃料效率。
而且,优选为,控制装置控制凸轮相位改变机构,使得在高速重 载模式中,第二进气门的打开时段在第一进气门的打开时段之内。
由此,能够在高速、重载的状态下,使得作为整体的进气门装置 的关闭正时变为第一进气门的关闭正时。从而能够在进气门的关闭正 时没有延迟的情况下,提升进气的充气效率,以确保输出。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给出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该附图和说明仅以示例方式给出,因此并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示出气门和进出口的布局的参考图;
图3是示出了气门机构的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气门机构的结构的顶视图;
图5是示出了第二进气凸轮的安装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了进气门的升程的时间图,其中图6A是示 出了轻载模式,图6B示出了高速、重载模式,而图6C示出了启动模 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发光二极管(LED)传感器的切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