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冷却塔供冷系统及其供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5767.9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戚大海;张蓓红;杜佳军;汤泽;郭玉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冷却塔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冷却塔供冷系统及其供冷方法 的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占社会能源总消费量的22%~25%之间,随着服务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这一比例将不断增加,其 中大型建筑物的用能是我国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大型建筑物中通常都装有中央空调系统,根据业态的不同,中央空调系统的 能耗约占其建筑能耗的20%~60%,在某些大型建筑物中设有计算机机房、通讯 机站等需要一年四季持续供冷的区域,目前对这些区域的供冷方式有以下几种:1) 由中央空调系统直接向这些区域供冷,由于这些区域需要持续供冷,因此采用这种 方式供冷时,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也必须持续工作,能源浪费比较严重;2)在计算机 机房、通讯机站等需持续供冷的区域内安装独立的分体式机房空调,采用这种方式 供冷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但是分体式机房空调的室外机会破坏建筑物外立面 的美观;3)采用冷却塔为需持续供冷的区域直接供冷,该方式不会破坏建筑物外立 面的美观,而且能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目前的冷却塔供冷系统都是开式冷却塔加板式热交换器与制冷机并联的形式, 这种冷却塔供冷系统具有以下缺陷: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室内空调负荷是不断 变化的,而冷却塔供冷系统中的输送系统都是定量运行的,因此在室内空调负荷量 较大时往往无法保证供冷效果,而在室内空调负荷量较小时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 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 据室内空调负荷变量运行,因而能保证供冷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的节能型 冷却塔供冷系统及其供冷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节能型冷却塔供冷系统,包括冷 却塔、冷却塔侧循环水泵、板式换热器、用户侧循环水泵和空调器组;
所述板式换热器设有两条换热通道,分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 第一换热通道与冷却塔侧循环水泵、冷却塔通过管道闭环串接,其第二换热通道与 用户侧循环水泵、空调器组通过管道闭环串接;
所述冷却塔上装有冷却塔风机,所述空调器组由多个室内空调器组成,各室内 空调器通过管道相互并接;
其特征的于:还包括温差传感器和变频控制柜;
所述变频控制柜中设有逻辑控制模块和三台变频器,所述三台变频器分别为第 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第三变频器;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设有一个信号输入口和三个信号输出口,其三个信号输出口 分别为第一信号输出口、第二信号输出口和第三信号输出口,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经 其第一信号输出口、第一变频器连接并控制冷却塔风机运行,经其第二信号输出口、 第二变频器连接并控制冷却塔侧循环水泵运行,经其第三信号输出口、第三变频器 连接并控制用户侧循环水泵运行;
所述温差传感器设有一个信号输出口和两个数据采集口,其信号输出口连接逻 辑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口,两个数据采集口分别接至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 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空调器上设有一个用于控制其热交换水的流量的电磁阀, 其回风口设有一个回风口温度传感器,所述回风口温度传感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磁 阀的开和关。
本发明所提供的节能型冷却塔供冷系统的供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 下:
1)在逻辑控制模块中设定控制温度、控制精度和控制温差;
2)温差传感器实时检测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及回水温度,并将检测值实时传 递给逻辑控制模块;
其中,板式换热器第二换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为供水端和回水端,用户侧循环水 泵运行时,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通过其供水端向各室内空调器供水,向其回 水端回水;
其中,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是指板式换热器第二换热通道供水端的温度,板 式换热器的回水温度是指板式换热器第二换热通道回水端的温度;
3)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步骤1所设定的控制温度、控制精度、控制温差及板式换 热器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控制三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而控制冷却塔侧循环水 泵和用户侧循环水泵的水流量,及冷却塔风机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科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曲面工件的弹簧式拼块结构定位夹具
- 下一篇:小型双路正负输出高压模块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