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型食用菌提取液保鲜牛肝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6923.3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素蕊;郭永红;高观世;吕德平;罗晓莉;朱立;杨威;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云南菌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菌类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L3/357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刘明哲 |
地址: | 65022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食用菌 提取 保鲜 牛肝菌 方法 | ||
1.一种真菌-棘托竹荪,其特征是该真菌(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D-07#;保藏日期:2009年12月03日;保藏登记入册的编号CGMCC NO.3465。
2.一种混合型食用菌提取液保鲜牛肝菌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1)虎掌菌子实体有效成分的提取:按重量计称取1-4份虎掌菌子实体于提取罐中,加入25-100份蒸馏水,分别加入0.01-0.04份木瓜蛋白酶、0.01-0.04份纤维素酶,通入蒸汽加热至40-50℃,保温0.5-1.5h,然后加入蒸馏水,使料液比达到1∶40-1∶80,升温至65-75℃,保温加热0.5-1.5h(灭酶),倒出混合物,自然降温;40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5,即得虎掌菌子实体酶提液;
(2)棘托竹荪菌丝体的培养:培养方法(以下为重量百分比):
液体培养基配方为1%-5%葡萄糖;0.1%-0.5%蛋白胨;0.02%-0.1%磷酸二氢钾;0.02%-0.1%硫酸镁;余下为水,pH值自然;
①将D-07#的菌丝体接种到试管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基配方为PDA培养基,于18-26℃下培养6-12d,获得试管种;
②将试管种接种到250ml三角瓶(每瓶装150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配方为前述液体培养基配方,接种量为5%-7%,于21-25℃静置培养24-48h;
③二级液体菌种培养选用500mL三角瓶,装液体培养基300mL,接种量为5%-7%,置100r·min-1旋转式摇床21-25℃培养4-10d;
④将二级液体菌种接种到25L自动发酵生产线的发酵罐中,通气量为1∶0.8v/(v·min);搅拌转速为100-120r/min;接种量为5%-10%;罐压:0.04Mpa;起始pH为4.5;温度为22-26℃;通气培养96-144h,获得的菌丝体于55-65℃烘箱中烘干后粉碎备用;
(3)棘托竹荪菌丝体有效成分的提取:按重量计称取将1-4份菌丝体干粉,用适量水浸泡,加热升温至40-50℃,调pH值至4.0-5.0,加入0.01-0.04份纤维素酶,酶促反应30-90min,再加入0.01-0.04份木瓜蛋白酶,酶促反应30-90min后,再补水至1∶40-1∶80,升温至65-75℃灭酶并保温浸提0.5-1.5h,降温至45-55℃,40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1/5,即得棘托竹荪菌丝体酶提液;
(4)将虎掌菌子实体酶提液与棘托竹荪菌丝体酶提液混合构成牛肝菌保鲜制剂,按重量计其混合比例范围为:5%-95%∶95%-5%;
(5)保鲜剂使用方法:挑选大小较为均匀,无损伤,色泽纯正的新鲜牛肝菌,进行去除根部泥土杂质等处理后,浸入配制好的保鲜剂中,1-3min后取出,晾干,即可进行常温或冷藏保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云南菌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菌类开发公司,未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云南菌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菌类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9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