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7068.8 | 申请日: | 200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岩峰;张敬杰;于锋;潘顺龙;宋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多孔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均质化处理:按照化学计量比将锂源、铁源、磷源、掺杂元素源和碳 源以及分散剂溶于水或乙醇中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并进行均质化处理作为前 驱液A,碳源的用量为C∶Fe的摩尔比为2~3∶1;分散剂的用量为5.0~10.0g/1000ml 溶液;
前驱体制备:将均质化处理后的前驱液A进行干燥,干燥方法为雾化干燥 法,脱去水分,进口温度260℃左右,得到前驱体B;
热处理:将前驱体B置于烧结炉中,在非氧化气氛、550~850℃下加热4~ 36小时,制得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
所述碳源为非水溶性碳源炭黑、乙炔黑或石墨;所述分散剂为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或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锂源为Li2CO3、LiAc·2H2O或LiNO3;所述铁源为Fe2O3、 Fe(NO3)3·9H2O或Fe2(C2O4)3;所述磷源为H3PO4、NH4H2PO4或(NH4)2HPO4; 所述掺杂元素源为Zr、Nb、Mo、V、Mg、Ti、Mn、Ni、Co、Cr、Ag、Cu的 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乙酸盐、草酸盐、碳酸盐或卤化物;所述热处理步 骤中热处理温度为8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加热时间为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热处理步骤中的烧结炉为普通的外加热高温气氛炉、电热源炉、焦化 炉或裂解炉;所述热处理步骤中的非氧化气氛为氩气、氮气或一氧化碳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0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