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7611.4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高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3 | 分类号: | A61K36/483;A61K35/36;A61K35/64;A61P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刘丹妮 |
地址: | 550004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前列腺疾病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药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 物、其药物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比较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 和生活,目前,现有的治疗一般采用口服中药或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西 药的见效快,但其副作用比较强,患者会受到损害,此外由于药品价格昂 贵,因此也不适于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中。我国一些企业利用传统的中医中 药技术生产一些中药制剂,这些药品对于前列腺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的《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和专利号为 CN 1235608C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由 猪鬃草、蝼蛄、刺猬皮、王不留行、及皂角刺五味药材组成,且上述药材 中刺猬皮、蝼蛄、王不留行三味药材虽注明为炮制后药材,但未明确其炮 制方法,如果炮制方法不当,必将影响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刺猬皮传统的炮制工艺,采用滑石粉或细砂(Φ0.8mm以下)与药材 一起混合翻砂,这样存在如下问题:
1、药材受热不均匀,有的部位并未炮制到,有的部位受高温而焦化, 造成有效成份的部分损失,使药材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2、炮制后的药材与介质不易分离,使药材内含有大量滑石粉或细砂, 用于制剂后药物纯度受到严重影响。
蝼蛄的传统炮制工艺,采用米炒,或焙干,这样使蝼蛄中的无效成份 油脂不能大部分有效分离,不能大部份除弃药材中特异的腥臭味,同时传 统炮制方法药材受热不均匀,焦化严重,使药材中药用有效成分受到部分 损失,这样作成制剂后影响药物疗效,及药品纯净度,长期存放易发霉变 质,从而缩短药品保质期。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人通过改进刺猬皮、蝼蛄等需经炮制的药材的 炮制方法技术工艺,从而获得一种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的治疗前列腺疾 病的药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组合 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 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药材蝼蛄的炮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药材刺猬皮的炮制方法。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 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按重量配比由以下原料制成:
猪鬃草 800-1200,
蝼蛄(麸炒) 40-80,
刺猬皮(砂烫) 80-120,
皂角刺 400-600,和
王不留行(炒) 80-120;
其中,所述蝼蛄、刺猬皮和王不留行三味原料药均经炮制入药,其炮 制方法为:蝼蛄为麸炒炮制,刺猬皮为砂烫炮制,王不留行为清炒炮制即 将王不留行放于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王不留行70%爆花, 放凉即可。
优选地,所述麸炒炮制中麸皮的用量为每100kg蝼蛄,使用10-100kg 优选为20-30kg的麸皮。
优选地,所述蝼蛄的麸炒炮制温度为100-240℃优选为160-190℃。
优选地,所述麸炒炮制时间为3-30分钟优选为3-10分钟
优选地,所述砂烫炮制为砂石翻炒炮制,所使用的砂石选自以下的一 种或几种:石英砂、河砂、山砂和海砂,且其粒度为φ0.8-3.0mm优选为 φ1.0-2.0mm。
优选地,所述砂烫炮制中砂石的用量为每100kg刺猬皮,使用砂石 80-300kg优选为180-220kg。
优选地,所述刺猬皮的砂烫炮制温度为120-280℃优选为200-240℃。
优选地,所述刺猬皮炮制时间为3-30分钟优选为3-10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制剂含有如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 赋形剂,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单位剂型形式,所述剂型选自:口服 制剂、肠胃外给药制剂、局部和吸入式给药制剂和透皮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频天线和天线模块
- 下一篇:苦苣菜护色发酵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