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副产炭制备活性炭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7847.8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塔;常建民;王鹏起;任学勇;苟进胜;韩彦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8 | 分类号: | C01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木 剩余物 快速 热解副产炭 制备 活性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副产炭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再生利用及其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寻求并开发包括林木剩余物在内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 。林木剩余物作为生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质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林木剩余物合理地转化为能源或化工原料对于减少常规化石资源消耗、弥补化工原料不足、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快速热解技术可以将低品位的林木剩余物资源转化为高品质的生物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之一。快速热解是指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裂解,然后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快速冷凝,从而得生物油、副产炭和不易冷凝气体三种产物。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收率制备生物油工艺优化和设备开发方面,一般而言,不易冷凝气体和副产炭均作为燃料直接回收循环利用,其中副产炭是一种含碳量丰富的固体物质,含炭率一般在70%以上,热值约为30MJ/Kg,检测其碘吸附值在350mg/g以下,亚甲蓝吸附值低于45mg/g,不能直接作为吸附用活性炭使用,但如能将其深加工制备出活性炭这类高附加值产品可以进一步提升快速热解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内外很少有关于快速热解副产炭制备活性炭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副产炭制备活性炭的研究很少。如日本研究人员将废弃的轮胎粉碎后,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及其盐浸渍炭化制备活性炭;华东理工大学陈健等人将副产炭与焦油混合后以4℃/min升温速度进行炭化,再通入水蒸气活化2-6小时得到活性炭产品;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王琼等人将废旧轮胎进行快速热解后得到的副产炭制备活性炭,但其需要经过炭化和活化两道工序;南开大学刘双喜等人将废轮胎热解炭在溶剂提取残油和酸处理后使用水蒸气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专利公开号CN 101164876A);中国矿业大学张双全等人将城市污泥与农林废弃物共热解制备活性炭(专利公开号CN 101306812A)。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快速热解副产炭用作燃料存在经济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副产炭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副产炭高含炭率和低含水率的优势,不需要进行炭化工序,直接使用活化介质进行活化一步得到高性能活性炭产品。
本发明以林木剩余物快速热解副产炭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快速热解副产炭直接加到间歇式或连续式活化炉内;
2.在700-1200℃下通入活化介质活化5-90分钟;
3.活化后降温研磨或不经研磨得到活性炭产品;
4.如需降低产品灰分指标得到精制活性炭产品,可以使用稀酸酸洗降低灰分含量。
所述的活化介质选自水蒸气、二氧化碳、空气或烟道气等。
稀酸选自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或稀磷酸。
快速热解副产炭活化得率在50%以上,如果增加脱灰工序,活性炭得率在40%以上,一般物理法制备活性炭收率在20%以上,因此使用快速热解副产炭制备活性炭收率比较理想。
根据杜比宁(Dubinin)理论,活化得率在25-50%时,得到的是具有大孔和微孔混合结构的活性炭。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其中碘吸附值达到950mg/g以上,亚甲蓝吸附值达到220mg/g以上,目前物理法制备的木质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一般均比较低,吸附值比较见表1。
表1不同活性炭吸附值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境友好彩色水泥基自流平材料
- 下一篇:条状式夹套油热辊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