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点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8797.5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宗翰;方宏元;林裕峰;陈沐村;黄俊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B25J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点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点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需多个位置多个方向实施点焊的制件的自动点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尚、轻巧化及多样化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为电子产品朝轻巧化、高性能、高精度及高质量的目标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制件为适应这种要求,其生产和组装过程中的每个工序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比如,连接器是电子产品上常用的一种制件,有许多连接器类制件会具有一金属壳体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焊接于金属壳体上的焊件,而且焊件在金属壳体上的焊接点位于不同的操作平面上。
但是,上述制件在焊接组装时,其组装与焊接作业通常都是单独进行,因而质量不稳定,产品良率低;而且由于这些制件体积小,操作较困难,因而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个位置多个方向实施点焊的制件的自动点焊系统,其可节省人力并可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点焊系统,用于将焊件焊接在制件上,其包括一传送机构、载具、一第一焊件组装机构、一第一焊接机构、翻转机构、一第二焊件组装机构、一第二焊接机构及一控制系统。载具可放置于传送机构上并由传送机构传送,用于承载制件。第一焊件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一焊件贴附对位在制件上。第一焊接机构用于将第一焊件焊接在制件上。翻转机构设置于第一焊接机构处,用于将传送机构上装载有第一焊件在制件的载具翻转一定角度。第二焊件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二焊件贴附对位在制件上。第二焊接机构用于将第二焊件焊接在制件上。控制系统与第一焊件组装机构、第一焊接机构、翻转机构、第二焊件组装机构及第二焊接机构电连接以控制其工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自动点焊系统使用组装机构将焊件组装到位,再使用焊接机构,尤其使用可变换方向的机械手臂对焊件的不同方向实施焊接,因而组装效率高,且产品良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连接器又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点焊系统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载具的立体图。
图7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载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载具的仰视图。
图9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送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传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一焊件组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12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一焊件连接于料带上的立体图。
图13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一焊件组装机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14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顶起机构的立体图。
图15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一焊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16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翻转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7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二焊件组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18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二焊件组装机构的正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9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第三焊件组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20为图5所示自动点焊系统的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87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