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和能量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9824.0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曹秉刚;徐俊;曹军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L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在线 充电 能量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再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和能量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双重挑战下,电动汽车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兴产业,汽车工业向小型化、节能化、电动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符合我国能源战略,然而,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电动汽车的发展却存在着不少的技术瓶颈,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现有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都不能在储存足够能量的前提下保持小的外形和质量,如果电动汽车自身装备质量大,就会影响加速性能和最大车速的提高,近几年电池技术的发展的确促进了电动汽车的较快发展,然而,电池的更新换代速度很慢,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在电池技术上有比较大的突破;电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仍跟不上电动汽车实际发展的需求的脚步。
电池和电机的局限,直接导致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十分有限。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一般为100~300km,这个里程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并且配备有良好的电池调节系统才能得到保证,而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在一般行驶环境下的续驶里程只有50~100km,比起传统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较短的续驶里程成为其致命的弱点,同时,现有的电动汽车已普遍采用了汽车再生制动,该项技术能在制动减速的过程中有效的回收能量并减少由刹车带来的热量,然而,该系统普遍存在着能量回收不够充分的问题,由于制动能量回收时常存在过充电及急速充电等问题,使得电机和蓄电池工作条件变得复杂,不能最大限度回收制动的能量,尤其在如上下坡、十字路口等功率变化大,有密集加减速过程的场合,如何合理的利用其制动时的能量,并提供大加速度加速时的大电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均未见有类似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和能量回收方法,具有提高续驶里程,提高回收制动能量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和能量回收方法,通过在十字路口或上下坡的这种车辆频繁加减速地区铺设路面充电级C,并通过路面控制系统F和车载控制系统D的协同控制,利用接触或非接触的方法,实现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同时,电动汽车急停或减速时释放的瞬时大电流给路面蓄电池G充电或直接提供给其他启动或加速时的电动汽车。
一种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和能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公路上的十字路口或上下坡铺设测速传感器E,同时铺设至少一个路面充电级C,将测速传感器E和路面控制系统F连接,将路面充电级C和路面控制系统F双向连接,将路面控制系统F和路面蓄电池G双向连接,路面控制系统F和电网接口H双向连接;将车载充电级D和车载控制系统|双向连接,将车载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J双向连接,将驱动电机J和电力转换装置K双向连接,将电力转换装置K和车载控制系统|双向连接,将电力转换装置K和车载蓄电池L双向连接,路面充电级C与车载充电级D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速传感器E为光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压阻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第二步,当电动汽车在启动或加速需充电时,测速传感器E将测速信息传送至路面控制系统F中,路面控制系统F对测速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相应的路面充电级C开合,将路面蓄电池G或电网接口H的电能传递到与电动汽车当前相对应的路面充电级C,车载充电级D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法接收路面充电级C的电能,车载充电级D通过车载控制系统|和电力转换装置K将收到的电能分配给驱动电机J或车载蓄电池L,
第三步,在电动汽车急停或减速需进行能量回收时,电动汽车将制动产生的电能分配给车载蓄电池L和车载充电级D,同时,测速传感器E将测速信息传送至路面控制系统F中,并控制相应的路面充电级C开合,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将车载充电级D的电能传递给路面充电级C,路面充电级C通过路面控制系统F将电能传递给路面蓄电池G,或传递给电网接口H。
由于本发明将回收的能量直接传递路面充电级C,不存在电流过大限制能量回收的问题,并在电动汽车行进过程中给电动汽车充电,从而具有提高续驶里程,提高回收制动能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路面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载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动汽车的在线充电和能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9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