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香椿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2309.8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付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佃明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田磊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辣香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香椿还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香椿有抗氧化作用,具有很强的抗癌效果。香椿的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医学认为,香椿味苦、性平、无毒,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的功效。现代医学及临床经验也表明,香椿能保肝、利肺、健脾、补血、舒筋。如香椿煎剂对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用鲜椿芽、蒜瓣、盐捣烂外敷,对治疮痛肿毒有较好疗效;民间用香椿煮水服用,治疗高烧头晕等病;香椿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维生素含量居蔬菜之首,其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蔬菜品种。香椿是北方人日常食用的辅助菜肴,但由于其取材只谚语春天,而大部分只是加入食盐制作,营养容易流失,口感不理想,作为方便食品的香椿制品还未曾有公开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香椿及其制作方法,以香椿芽主料,以辣椒、花椒等为辅料并且食用口感纯正,鲜嫩可口,营养丰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辣香椿,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腌制香椿1、生姜丝0.05、辣椒0.2、味精0.08、花椒0.1、花生油0.2、猪瘦肉丝0.1;所述腌制香椿是将鲜香椿与精盐以1:0.1重量比腌制10天制成。
一种辣香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把鲜香椿1kg放到瓷制容器内铺设一层,在鲜香椿上面均匀铺设一层精盐0.1kg,之后一层鲜香椿一层精盐叠置到10层后封盖,经过10天腌制后取出,将腌制香椿取出用刀切成0.5厘米;
2)向锅内加入纯正花生油0.2kg,加热至180℃时,放入花椒0.1kg搅拌约2分钟,当油温达到220℃时,再放入猪瘦肉丝0.1kg,当猪瘦肉丝呈金黄色后,放入生姜丝0.05kg;
3)加入粉碎好的辣椒0.2kg,搅拌约2分钟后,放入切好的腌制香椿1kg,不断搅拌15-20分钟后,放入味精0.08kg,出锅,出锅后放入精制的容器内焖40分钟,当温度降至40-50℃之间后罐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香椿为主料,以辣椒、花椒等为辅料并且食用口感纯正,鲜嫩可口,营养丰富,迎合消费者的要求对香椿的深加工,保持绿色健康食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食用需求,而且为农产品市场开拓了一个新的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辣香椿,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腌制香椿1kg、生姜丝0.05kg、辣椒0.2kg、味精0.08kg、花椒0.1kg、花生油0.2kg、猪瘦肉丝0.1kg;所述腌制香椿将鲜香椿10千克和精盐1千克腌制10天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辣香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把鲜香椿1千克放到瓷制容器内铺设一层,在香椿上面均匀铺设一层精盐0.1千克,之后一层鲜香椿一层精盐叠置到10层后封盖,经过10天腌制后取出,将腌制香椿取出用刀切成0.5厘米左右;2)向锅内加入纯正花生油1千克,加热至180℃时,放入花椒0.5千克搅拌约2分钟,当油温达到220℃时,再放入猪瘦肉丝0.5千克,当猪瘦肉丝呈金黄色后,放入生姜丝0.25千克;3)放好生姜丝后加入粉碎好的辣椒1千克,搅拌约2分钟后,放入切好的腌制香椿5千克,不断搅拌15-20分钟后,放入味精0.4千克出锅,出锅后放入精制的容器内焖40分钟,当温度降至40-50℃之间后罐装。
采购香椿时,选择适宜种植地在新泰石莱、方城两个乡镇,种植香椿必须是在农历腊月份,而且必须是第一茬采摘长度必须在15厘米之内;采购辣椒时,必须采用内蒙产益都江辣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佃明,未经付佃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