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463.0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茅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00 | 分类号: | H01J9/00;C03B23/06;C03B33/095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螺旋 节能 荧光 灯管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呈螺旋线形状,其与灯座连接的管脚处的形状与灯管主体一致。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这种形式的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在加工时安装比较困难,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灯管脚端的芯柱与灯座内壁接触,容易引起芯柱的损坏。为此,一种安装较为方便的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被设计出来,它是在灯管的下端设置一个向内弯折的直线管脚段,从而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目前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用弯管装置将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主体段弯折成型后,然后退模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再由人工进行管脚段的弯折加工,但存在的问题是弯折段的加工效率和合格率均比较低。此外,该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在弯折加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管脚的切断,而目前所采用的加工方式是用刀片或砂轮片进行直接切割,由于切口容易产生不平整的现象,因此在后续的封口上芯柱加工过程中极易造成灯管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效率和合格率均比较高的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加工方法,包括螺旋管主体段的螺旋成型、在螺旋管主体段的后部弯折管脚段和对管脚段成型后的螺旋灯管进行管脚切断,管脚段弯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①将成型后的螺旋管夹持固定,采用内火头和外火头从内外两个方向对待弯折的管脚段与主体段的结合部同时进行加热;②当结合部的玻璃达到软化点温度(根据玻璃材料不同在400~800℃之间选择)时,对管脚段进行弯折;③冷却0.5~12秒,然后在退火炉中退火1~10分钟,待自然冷却后管脚段即弯折定型。
所述的内火头为一根圆杆,所述的圆杆上设置有使火焰径向向外喷射的内火孔,所述的内火头周围环绕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外火头,所述的外火头上设置有使火焰径向向内喷射的外火孔,当进行弯折定型加工时,所述的内火头置于灯管的内侧,而所述的外火头置于灯管的外侧。
对管脚段成型后的螺旋灯管进行管脚切断,是通过氢氧火焰从螺旋灯管的内部对切割部进行环绕加热,使玻管外侧产生环形张应力带,当张应力接近玻璃的机械强度时,将冷的刀片靠近螺旋管切割部并与其接触,从而实现螺旋灯管的管脚切断。
所述的刀片与螺旋灯管接触前,在所述的刀片上蘸冷水。
螺旋管主体段的螺旋成型包括送料、加热、拉伸、螺旋成型和退模,在螺旋成型后,在退模之前,用辅助火焰对螺旋灯管的顶部进行快速加热0.1~1s。
在螺旋成型的过程中对灯管内部吹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内火头和外火头从内外两个方向对待弯折的管脚段与主体段的结合部同时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结合部处的玻璃达到一个相对较为均匀的温度,此时进行弯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而且相对于人工加热的方式,也大大提高的加工的效率;而通过氢氧火焰从螺旋灯管的内部对切割部进行环绕加热,当张应力接近玻璃的机械强度时,将冷的刀片靠近螺旋管切割部并与其接触,由于接触部位的玻璃内外温差最大,将在此产生最大的张应力而使玻璃沿环形张应力带开裂,则使得切断后的螺旋灯管的管脚端面平整光滑,有利于提高后续的封口上芯柱加工过程中的产品合格率;在刀片上蘸冷水,一是可以降低刀片的温度,二是利用刀片上的细齿将冷水带到螺旋灯管上,有利于对螺旋灯管的瞬间切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弯折管脚段所使用的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中管脚切断所使用的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方法中管脚切断所使用的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双螺旋节能荧光灯管的加工方法,包括螺旋管主体段的螺旋成型、在螺旋管主体段的后部弯折管脚段和对管脚段成型后的螺旋灯管进行管脚切断,螺旋管主体段的螺旋成型包括送料、加热、拉伸、螺旋成型和退模。可以采用现有的常规螺旋成型设备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养颜功能的红景天菊花根饮品
- 下一篇:一进一出双水冷密封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