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聚茚基三芳胺有机染料及制备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7984.X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梁茂;薛松;路萌;孙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57/00 | 分类号: | C09B57/00;H01G9/20;H01M14/00;H01L51/4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颜济奎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茚基三芳胺 有机 染料 制备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芳胺衍生物及制备和用途,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光敏剂及制备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正逐步走入人类生活。其中,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技术之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O’Regan B.;M.Nature1991,353,737.)自问世以来,便以其高效、低成本、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点,显示出强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目前,以Ru基多吡啶配合物作为光敏化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0%以上(Nazeeruddin,M.K.et al,J.Am.Chem.Soc.,2001,123,1613)。然而,这类光敏化剂使用贵金属,提纯复杂,成本较高。因此,近年来,合成用于可替代Ru基多吡啶配合物的高效有机染料光敏剂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已开发的有机染料中,三芳胺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和强给电子能力,成为一类性能优良的有机染料。如,芴基三芳胺类衍生物(Kim,S.et al.J. Am.Chem.Soc.2006,128,16701)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性能。三聚茚具有独特的刚性共轭结构,同时可以很容易的引入烷基基团,可有效抑制染料分子的聚集并减少电子复合,是优良的光电材料。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同时具备三聚茚和三芳胺的优点,可提高染料分子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增强染料分子的光热稳定性。然而,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很少。
综上,设计和制备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使其抑制染料分子的聚集,减少电子复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成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新一类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的用途。
本发明所提供的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是新型有机染料敏化剂,具有如下的结构通式:
式(I)中:R1为C1~C12烃基、C1~C12烷氧基。Ar为含N、S或O的C4~C20的芳杂环基,或为C6~C20的芳环基,或无取代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R1为C1~C6烃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Ar为五元或六元含N、S或O的芳杂环基,或五元或六元芳环基。
Ar可以为五元含S芳杂环基,或五元含S芳杂基融环。
Ar还可以为无取代基或式II,或式III,或式IV所示基团:
所述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可以为式4、式7、式12或式15所示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三聚茚基三芳胺类有机染料的制备方法,经过下述步骤:
(1)三聚茚基三芳胺VI的合成:
将碘代三聚茚、二苯胺、无机碱和铜粉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18-冠-6醚,以邻二氯苯作为反应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冷却反应液,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邻二氯苯,粗产品经柱层析分离制得三聚茚基三芳胺VI;
(2)三聚茚基三芳胺甲醛VII的合成:
冰水浴下在装有干燥管的三颈瓶中加入干燥的DMF,缓慢滴加POCl3,搅拌,得到Vilsmeier试剂;将三聚茚基三芳胺VI加入到Vilsmeier试剂中反应,产物倒入冰水中,用NaOH水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得到沉淀;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制得三聚茚基三芳胺甲醛VII;
(3)卤代三聚茚基三芳胺VIII的合成:
将三聚茚基三芳胺VI加入到圆底烧瓶中,以氯仿作为溶剂,缓慢加入N-卤代丁二酰亚胺,搅拌反应液;产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分液;有机相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后经柱层析分离制得卤代三聚茚基三芳胺;
(4)三聚茚基三芳胺噻吩衍生物IX的合成:
将卤代三聚茚基三芳胺VIII、噻吩三丁基锡或噻吩硼酸加入圆底烧瓶中,以四三苯基磷钯作为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产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分液;有机相干燥,减压除去溶剂后经柱层析分离制得三聚茚基三芳胺噻吩衍生物IX;
(5)三聚茚基三芳胺噻吩衍生物甲醛X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信号失真
- 下一篇:多靶标检测用微流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