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熄焦炉斜道支柱更换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414.2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鲁晓欣;秦川;吴荣善;高宗来;冯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支柱 更换 方法 装置 | ||
1.干熄焦炉斜道支柱更换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在各相邻两根斜道支柱(18)间设置支撑梁(5),各支撑梁(5)上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支撑装置;
调整各支撑梁(5)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直至由各支撑梁(5)支撑斜道区上部砌体(10);
更换斜道支柱(18),拆除支撑梁(5)及其高度调节支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区砌体更换方法,其特征是:对支撑梁(5)进行分组,同一组的支撑梁(5)相对于炉体中心(19)是对称的,同步调整同一组支撑梁(5)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以在圆周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完成对各组支撑梁(5)的一次高度调整为一个循环,至少经过两次循环后方由各支撑梁(5)支撑斜道区上部砌体(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区砌体更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度调节支撑装置为吊紧装置和/或顶升支撑装置,所述吊紧装置包括安装在炉口(11)处的炉口承重梁(1)、安装在看火孔平台(13)上的看火孔平台承重支架(3),炉口承重梁(1)通过调节拉绳(2)连接到支撑梁(5)的一端,看火孔平台承重支架(3)通过另一调节拉绳(2)连接到支撑梁(5)的另一端;所述顶升支撑装置安装在炉内焦炭层(9)与支撑梁(5)之间,其包括底板(8)、固定连接在底板(8)上的支撑座(7)和设置在支撑座(7)上的千斤顶(6)。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区砌体更换方法,其特征是:以相对于炉体中心(19)呈中心对称的2~4根斜道支柱(18)为一组,属同一组的2~4根斜道支柱(18)同时进行更换。
5.干熄焦炉斜道支柱更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各相邻两根斜道支柱(18)间的支撑梁(5),及相应支撑支撑梁(5)的高度调节支撑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支柱更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度调节支撑装置为吊紧装置和/或顶升支撑装置,所述各吊紧装置包括安装在炉口(11)处的炉口承重梁(1)、安装在看火孔平台(13)上的看火孔平台承重支架(3),炉口承重梁(1)通过调节拉绳(2)连接到支撑梁(5)的一端,看火孔平台承重支架(3)通过另一调节拉绳(2)连接到支撑梁(5)的另一端;所述顶升支撑装置安装在炉内焦炭层(9)与支撑梁(5)之间,其包括底板(8)、固定连接在底板(8)上的支撑座(7)和设置在支撑座(7)上的千斤顶(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区砌体更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拉绳(2)为手拉葫芦(4)和钢丝绳(14)连接组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区砌体更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看火孔平台承重支架(3)与干熄焦炉的炉体外壳(20)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干熄焦炉斜道区砌体更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梁(5)由支撑梁本体(15)、支撑梁本体(15)上与上部砌体(10)相接触的翼板(16)组成,翼板(16)的展宽与相邻两斜道支柱(18)的间距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4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