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及其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8987.5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盈佳;连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盈佳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F21S2/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文琦;陈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封装 及其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及其灯具,特别是一种包含定电流电路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及其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以及省电等优点,因此发光二极管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照明以及装饰等用途。一种现有的以直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需要整流电路或电源转换器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由于整流电路或电源转换器都需要较大的印刷电路板,因此以直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体积较大,不适合应用于小型灯具,例如E12灯座。
另一种现有的以交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是将至少二个发光二极管以相反方向并联连接,并在发光二极管以及交流电源之间串接电阻。如此,在交流电的第一半周期时驱动同一方向的发光二极管,而在交流电的第二半周期时驱动相反方向的发光二极管。由于电路结构简单,因此,相较于以直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以交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体积较小。
然而,为了防止因交流电源的突波而烧毁发光二极管,需额外设置电阻、电容等电子组件,以限制电流的大小。因此,以交流电驱动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体积无法有效缩小以适用于小型灯具。此外,高阻值的电阻会有较高比例的功率转换为热而被浪费,而较低的电流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较差。而且,电流的大小会随着电压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不易作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体积较小且较为稳定的电流的发光二极管模块便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及其灯具,其是将发光二极管晶粒与定电流电路封装在同一个封装件中,以使其体积大幅缩小。此外,定电流电路可限制施加于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最大值,以防止发光二极管烧毁,并可直接以电压源驱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包含基座、定电流晶粒、发光二极管晶粒以及封装体。基座具有多个内导电接点以及多个外导电接点。定电流晶粒设置于基座,并且与基座的内导电接点电性连接。定电流晶粒包含定电流电路以及与定电流电路并联的保护电路,其中,定电流电路允许第一电流通过,保护电路允许第二电流通过,且第一电流以及第二电流的电流方向相反。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基座,且与基座的内导电接点电性连接以及与定电流晶粒串接。封装体则包覆定电流晶粒、发光二极管晶粒以及基座的内导电接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含用以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灯座以及前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以下通过由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将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图1b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的电路。
图1c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的电路。
图2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的应用例。
图3a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的电路。
图3b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的电路。
图4a以及图4b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应用于以交流电源驱动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图5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a、1b 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11 基座
111 内导电接点
112 外导电接点
12、12′ 定电流晶粒
121 定电流电路
122 保护电路
13、13′ 发光二极管晶粒
131~134 发光二极管
13a、13a’第一发光二极管
13b、13b’第二发光二极管
14 封装体
20 发光二极管灯具
21 灯座
22 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23 保险丝
C 控制电路
D 寄生二极管
I1 第一电流
I2 第二电流
M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盈佳,未经陈盈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8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束调度器及射束调度器的射束分配方法
- 下一篇:散热系统诊断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