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284.X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何洪舟;戴绍异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太阳能 海水 淡化 系统 | ||
1.一种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聚光 反射槽、海水淡化装置、循环水箱组成;所述的聚光反射槽主要由半 圆弧形的反射面和底层构成,在反射面和底层之间形成空心夹层,空 心夹层的内部空间构成可过水或储水的腔体,在该腔体上设有可引入 海水的进水口和与海水淡化装置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海水淡化装 置安装在半圆弧形的反射面的正中间并通过管道与聚光反射槽的空 心夹层连通,循环水箱与海水淡化装置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反射面由表层的反射镜组和吸热板上下紧密布置构成,所 述的底层由绝热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布置在地平面上,聚光反射槽和循环水箱布 置在地平面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主要由海水加热槽、冷却罩、保温罩组成; 所述的冷却罩和保温罩呈半圆弧形,它们依次覆盖在海水加热槽的敞 开端,冷却罩和保温罩的两下端缘水平向内延伸至海水加热槽的两外 侧壁上,在冷却罩与海水加热槽之间形成一个内封闭空间,且冷却罩 两下端缘水平向内延伸段构成淡水收集槽;在冷却罩和保温罩之间形 成一个外封闭空间并构成汇水槽,汇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海水加热槽为U形槽,其两侧面为竖直面,底面为弧形面, 底面的弧度与聚光反射槽反射面的弧度一致,底面和两外露侧面是黑 度大的太阳能吸收面,U形槽内嵌侧面是由绝热材料制成的保温面, 槽内设置水位调节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冷却罩为导热材料制成的薄层,冷却罩内壁为刨光面,外 壁为布满凸点的粗糙面,冷却罩顶部设置了凹槽,保温罩为绝热材料 制成的保温层,保温罩顶部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通往冷却罩顶部凹 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循环水箱包括储水箱、循环补充水管、淡化水冷却管、循 环回水管和水位调节器;所述的储水箱为封闭保温容器,其上部设有 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循环回水管与海水淡化装置中的海水加热槽、 汇水槽连通,其下部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循环补充水管连接,循 环补充水管还与海水淡化装置中的保温罩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水位 调节器安装在储水箱内;所述的淡化水冷却管的中段盘形穿设于储水 箱内,其一端连接海水淡化装置中的淡水收集槽,另一端外接淡化水 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28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