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284.X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何洪舟;戴绍异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太阳能 海水 淡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海水 淡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但随着人类 文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水资源短缺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 的重大问题。我国水资源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作为世界上13个贫水 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缺水城市 占全国城市的2/3。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 研究综合报告》指出,到2030年前后,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将 出现用水高峰,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为 400~500m,接近国际用水紧张的标准,而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 为8000亿~9000亿m,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
地球上的海水资源非常丰富,97%的水都在海洋里,而其中蕴含 着大量的淡水。发展海水淡化事业,向海洋索取淡水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的共同发展趋势。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总长32647km,且沿 海和中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下苦咸水资源。在地下取水和跨区 域调水受到越来越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水和苦咸水资 源,进行海水(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重要战略途径。
目前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系统成本高,淡水产量低。传统太阳能蒸馏器产水量过低主要有3点 原因:一是水蒸汽的汽化潜热未被重新利用;二是传统太阳能蒸馏 器中自然对流的换热模式大大限制了蒸馏器热性能的提高;三是待 蒸发的海水热容量太大,限制了运行温度的提高,从而减弱了蒸发的 驱动力。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即太阳能多级闪蒸技 术(MSF),利用了多个低压空间形成闪蒸室,让海水在较低温度下 进行蒸发,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行温度,提高了淡化水产量。但多级闪 蒸技术需要多级抽气机和多个水泵不间断工作,整个系统比较复杂, 投资与运行成本很高,可靠性也比较差。同时多级闪蒸技术主要利用 管道对流换热,受管道换热面积限制,淡水生成量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高、淡化水产量高、结构 简洁、操作方便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以适合于建设大型的太阳 能海水淡化工程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它主要由聚光反射槽、 海水淡化装置、循环水箱组成;所述的聚光反射槽主要由半圆弧形的 反射面和底层构成,在反射面和底层之间形成空心夹层,空心夹层的 内部空间构成可过水或储水的腔体,在该腔体上设有可引入海水的进 水口和与海水淡化装置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安装在 半圆弧形的反射面的正中间并通过管道与聚光反射槽的空心夹层连 通,循环水箱与海水淡化装置管路连接。
所述的反射面由表层的反射镜组和吸热板上下紧密布置构成,所 述的底层由绝热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布置在地平面上,聚光反射槽和循环水箱布 置在地平面下。
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主要由海水加热槽、冷却罩、保温罩组成; 所述的冷却罩和保温罩呈半圆弧形,它们依次覆盖在海水加热槽的敞 开端,冷却罩和保温罩的两下端缘水平向内延伸至海水加热槽的两外 侧壁上,在冷却罩与海水加热槽之间形成一个内封闭空间,且冷却罩 两下端缘水平向内延伸段构成淡水收集槽;在冷却罩和保温罩之间形 成一个外封闭空间并构成汇水槽,汇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海水加热槽为U形槽,其两侧面为竖直面,底面为弧形面, 底面的弧度与聚光反射槽反射面的弧度一致,底面和两外露侧面是黑 度大的太阳能吸收面,U形槽内嵌侧面是由绝热材料制成的保温面, 槽内设置水位调节器(图中未表示)。
所述的冷却罩为导热材料制成的薄层,冷却罩内壁为刨光面,外 壁为布满凸点的粗糙面,冷却罩顶部设置了凹槽,保温罩为绝热材料 制成的保温层,保温罩顶部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通往冷却罩顶部凹 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