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铝硅碳块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4342.2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立;汪长安;黄勇;白春丽;白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15 | 分类号: | C04B35/515;C04B35/622;C04B35/6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铝硅碳 块体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铝硅碳块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Barczak于1961年首先报道了铝硅碳(Al4SiC4)的存在。铝硅碳热导率大(80W·m-1·K-1),高温弯曲强度比室温弯曲强度高50%,高温氧化后在表面生成致密抗高温保护膜(刚玉和莫来石)以阻止铝硅碳内部进一步的氧化,在氧化气氛中于1800℃仍可以稳定的使用,从而适合于作为高温陶瓷材料。铝硅碳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00℃和1000℃的电阻率分别为1.14×104Ω·cm和1.71×10-1Ω·cm),适合于制作高温发热体。且铝硅碳具有和碳化硅相近的抗酸碱腐蚀性能。
Yamaguchi等报道了铝硅碳的几种合成方法,以金属(Al+Si)和石墨为原料(Journal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1995,103(1):20~24),或以碳化物(Al4C3+SiC)为原料(Ceramic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Proceedings,2005,26(3):181~188),在氩气或真空的气氛中,加热合成铝硅碳。
但现有的铝硅碳合成方法均以金属或碳化物为原料,原料成本高造成合成的铝硅碳价格高,无法大规模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硅碳块体的低成本大批量工业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铝硅碳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按照下述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Al2O3原料45-60%、SiO2原料10%-20%、碳原料30-40%和SiC原料1-4%,将所述原料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组装为一层原料组:Al2O3原料-碳原料-SiC原料-SiO2原料,再将所述原料组层层叠加置于电弧炉的炉膛中;
2)然后于空气氛中,在电弧炉内进行熔炼,将熔炼得到的产物冷却后,除去产物表面的杂质层,即得到铝硅碳块体;所述熔炼的温度为3000-3500℃,所述熔炼的时间为5-8小时。
其中,步骤1)中所述一层原料组的厚度可为200-300mm。
所述原料中,Al2O3原料的粒度可为1-50mm;SiO2原料的粒度可为1-150mm;碳原料的粒度可为1-20mm;SiC原料的粒度可为1-5mm。
本发明中所述Al2O3原料可为烧结刚玉或电熔刚玉。所述Al2O3原料中Al2O3的质量百分含量≥99%。
本发明中所述SiO2原料具体可为天然石英砂。所述SiO2原料中SiO2的质量百分含量≥99%。
本发明中的碳原料具体可为石油焦炭或煤焦炭。所述碳原料中固定碳的质量百分含量≥87%,挥发分的质量百分含量≤12%,灰分的质量百分含量≤1%。
本发明中所述SiC原料可为黑碳化硅或绿碳化硅。所述SiC原料中SiC的质量百分含量≥98%,Si与SiO2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1%,游离碳的质量百分含量≤1%。
本发明以Al2O3、SiO2、C和SiC为原料,在空气中采用电弧熔炼法合成了Al4SiC4含量为99%以上的铝硅碳块体。该方法简便易行、成产成本低,所得产品的产率、纯度均较高,适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合成的铝硅碳块体的XRD图片。
图2为实施例1合成的铝硅碳块体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4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适应管道爬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