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汽车试验加载和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6173.6 | 申请日: | 201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龙;孙昌旺;徐伟刚;石冰云;缑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试验 加载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汽车试验加载和保护装置,用于对重型汽车试验时进行加载同时对整车起保护作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整车性能参数要求越来越精确,对汽车试验而言,也由以往的主观评价方法逐渐转变为客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方法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操作还需要精准的仪器进行测量。但是由于许多试验项目如操纵稳定性试验非常危险,特别是重型汽车重心较高,很可能导致侧翻,轻则造成车辆、仪器损坏,重则导致人员伤亡,更加剧了试验的危险程度。
正是由于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危险性极高,目前重型汽车厂家很少进行操纵稳定性试验,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阻碍了对重型汽车性能的全面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汽车试验加载和保护装置,能够对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性能进行研究,同时能够在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中提供保护,以保障试验过程中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重型汽车试验加载和保护装置,包括:
副梁,与试验车车架相连,且宽度与试验车车架宽度一致;
加载装置,安装在副梁上方,用于给试验车加载;和
保护装置,具有支架和两个支撑轮,其中支架横跨在副梁上方,两个支撑轮均通过连接体分别安装在支架两端,且连接体与支架成与试验车侧翻角度一致的夹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为长度可调节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包括与支架相连的第一连接体和与支撑轮相连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插接为一体,且表面均开有多个螺栓孔。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前后设置在副梁上的小货箱和大货箱。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副梁具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槽钢和位于两槽钢之间的横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通过多个U形螺栓和连接板与副梁相连,所述连接板为L形,其垂直部分与副梁相连,水平部分通过U形螺栓与支架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小货箱和大货箱通过若干板体与副梁相连,并通过L形板体与支架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方钢,且上方设有由方钢构成桁架。
本发明工作原理:车辆稳态行驶时支撑轮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试验时,对汽车施加一定的角输入,随着车速的增加,汽车侧向力加大,汽车发生侧倾,当侧倾角达到一定数值汽车将要侧翻时,支撑轮会着地,向汽车施加一反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汽车侧翻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放心的对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性能进行研究,同时能够通过保护装置在重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中提供安全,以保障试验过程中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5支架的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副梁,2、大货箱,3、小货箱,4、支架,5、U形螺栓,6、L形板体,7、板体,8、支撑轮,9、连接板,10、横梁,11、连接板,12、第二连接体,13、第一连接体,14、桁架,15、螺栓孔,a、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以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重型汽车试验加载和保护装置,包括副梁1、大货箱2、小货箱3、支架4和两个支撑轮8,其中所述副梁1与试验车车架相连,且宽度与试验车车架宽度一致;大货箱2和小货箱3为加载装置,安装在副梁1上方,用于给试验车加载,且小货箱3设置在前面,大货箱2设置在后面,以满足加载时对试验车重心位置的调整;支架4和支撑轮8为保护装置,所述支架4横跨在副梁1上方,两个支撑轮8均通过连接体分别安装在支架4两端,且连接体与支架4成与试验车侧翻角度一致的夹角a。
考虑到不同车型翻车时离地高度的不同,所述连接体为长度可调节的结构,如图4、5、6所示所述连接体包括与支架4相连的第一连接体13和与支撑轮相连的第二连接体12,所述第一连接体13和第二连接体12插接为一体,且表面均开有多个螺栓孔15,实际加工为了方便第一连接体13和第二连接体12选用可以套接的方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61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