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维盐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7041.5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林;郑亭路;樊其艳;曹立成;刘友刚;褚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0;A01N43/9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维盐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农药合成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合成杀 虫剂甲维盐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甲维盐全称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化学名称 为4”-表-4”-脱氧-4”-甲胺基阿维菌素B1苯甲酸盐。甲维盐原药:白色或淡 黄色固体。粗品B1a含量大于70%,经结晶提纯可达到90%以上。作用机理:甲 维盐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r-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 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 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由于它和土壤结合紧 密、不淋溶,在环境中也不积累,可以通过Translaminar运动转移,极易被作 物吸收并渗透到表皮,使施药作物有长期残效,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 致死率高峰,同时很少受环境因素如风、雨等影响。甲维盐作为高效低毒农药, 对作物更安全,是有机磷及其他高毒、高残留杀虫剂有效替代品。甲维盐对很 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蔬菜、棉花、水稻、马铃薯、烟 草等作物上的鳞翅目、双翅目、蓟马类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 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 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
现在国内生产甲维盐技术主要是以阿维菌素为原料,将阿维菌素4”-位上 的羟基改造成甲胺基制得。为合成甲胺基阿维菌素,首先以二氯甲烷为溶剂, 采用二甲基亚砜为氧化剂,苯氧膦酰二氯为催化剂,在三乙胺存在下将5-位羟 基已保护好的阿维菌素的4”-位羟基氧化成羰基,合成氧化物。然后以醋酸异 丙酯为溶剂,加入催化剂A氯化锌,4”-位羰基与甲胺化试剂七甲基二硅氮烷 分解后产生的甲胺气缩合后生成亚氨基,加硼氢化钠还原,将亚氨基还原成甲 胺基。甲胺基引入完毕,在催化剂B四(三苯基磷)钯的催化下用硼氢化钠脱 去5-位保护,与苯甲酸成盐后得到产物。合成总收率70%以上。该工艺虽然已 经很成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现在国内80%以上厂家生产的甲维盐在后续加工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在 生产乳油时必须加入极性大的甲醇、乙醇、DMF等溶剂,对制剂包装物的要求明 显提高,且无法保证整个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安全性,使其储运过程存在很大的 安全隐患;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隐患,就是由于在制备过程的氨化还原、脱保护 工序中,采用醋酸异丙酯作溶剂所合成的甲维盐产品的晶型属惰性晶型,不同 晶型的产品由于具有不同的晶格能,而存在不同的溶解性,从而导致不同的生 理特性,这样就造成了所制得的乳油需要加入极性大的溶剂才可以应用;
2.传统工艺生产的甲维盐生产的制剂由于极性溶剂加入,制剂稳定性不好, 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含量降解明显;
3.传统工艺收率偏低;
4.反应中所采用的醋酸异丙酯价格较贵,造成甲维盐生产成本偏高。
由于上述缺点的存在,极其不利于甲维盐的规模型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制备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杀虫剂甲维盐的合成方 法,其主要采用甲苯代替醋酸异丙酯作为反应的溶剂,同时提高氨化过程的温 度,从而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最终制得的甲维盐,粗品含量可达75.0%以上, 精品含量可达90.0%以上,收率80-85%,较传统工艺提高10-15%。且该工艺生 产的甲维盐收率高、可加工性好,稳定性强,解决了传统工艺后续加工存在的 种种问题。
该合成方法包括氨化还原、脱保护、成盐三步骤,上述三步工序,均在甲苯 作为反应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氨化还原
将化合物I加入反应器内,然后加入甲苯,充分溶解后加入七甲基二硅氮烷 和催化剂A,升温至40℃-85℃,在该温度下保温反应2-4h,得到氨化产物:化 合物I I,将化合物II降温至-10-30℃,加入乙醇,然后缓慢加入硼氢化钠,控 温在5℃以下反应1h,得到产物:还原氨化物,化合物III,不经处理直接进行 下一步反应;
第二步:脱保护
向上步获得的化合物III的甲苯溶液中加入乙醇,催化剂B,然后缓慢加入 硼氢化钠,控温在5℃以下反应1h,用有机酸溶液调节溶液的PH=2-3,终止反 应,然后用碱性物质调节至中性,分离油相,得到产物4”-甲胺基阿维菌素: 化合物IV的甲苯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博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激光模拟对战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体育器材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