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定位服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775.3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胡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启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G01S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定位 服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定位服务方法,尤其涉及综合利用GPS技术、惯性导航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提供定位服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特色业务之一,定位服务作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亮点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目前,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主要移动运营高都已开通了移动定位业务。移动定位服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公共安全业务:主要是为拨打紧急呼叫电话的用户定位,以方便公共安全部门为其提供迅速、准确的救援服务。此类业务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的移动911紧急呼叫服务。
跟踪业务:提供对人员、车辆等可移动目标的跟踪服务,允许用户定期或按需要查询目标的位置。具体的应用有儿童和老人监护、宠物追踪、车辆防盗、物流及出租车队调度与管理等。
基于位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与其当前所处位置相关的综合信息服务,例如为旅游者提供当地的交通状况、天气预报、旅游指南等分类信息,帮助其查找附近的酒店、停车场、娱乐场所等。
导航服务:为用户提供由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引导服务,例如针对旅行者的路线规划服务和行程中的引导服务(提供转向提示、到达通知等)。
所有这些移动定位服务都是基于定位技术实现的,目前在移动定位服务中应用的定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基于网络的源小区(COO)定位技术,即基于Cell ID的定位技术,它由网络侧获取用户当前所在的基站Cell信息以获取用户当前位置,其精度取决于移动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
基于到达时间(TOA)或到达时间差(TDOA)原理的三角测量技术,如CDMA网络中使用的AFLT(Advanced Forward Link Trilateration)定位技术,在定位操作时,手机/终端同时监听多个基站的导频信息,利用码片时延来确定到附近基站的距离,最后用三角定位法算出具体位置;
基于星基无线导航系统的辅助GPS(A-GPS)技术。传统GPS技术由于过于依赖终端性能,即将卫星扫描、捕获、伪距信号接收及定位运算等工作集于终端一身,从而造成定位灵敏度低及终端耗电量大等方面缺陷。A-GPS将终端的位置计算工作简化,由网络侧的定位服务器与终端相互配合完成定位工作,将卫星扫描及定位运算等最为繁重的工作从终端一侧转移到网络一侧的定位服务器完成。提高了终端的定位精度、灵敏度和冷启动速度、降低终端耗电。具体地,A-GPS技术利用一个由多个高灵敏度GPS接收机组成的广域GPS卫星参考网络,负责全天候监测覆盖区域上空所有GPS卫星的星历数据、多普勒频移等定位所需信息,动态刷新存储于定位平台中的GPS卫星数据库(卫星数据与地理位置对应关系)。终端只有在需要定位时才通过无线网络向定位平台通报大概位置(属于哪个基站),然后通过定位平台获得GPS卫星信息,从而大大缩短卫星捕获时间,大幅度降低耗电。借助定位服务器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采用复杂的定位算法以降低接收信号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和灵敏度;
GPSONE技术是美国高通公司为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开发的定位技术。它将无线辅助A-GPS和AFLT三角定位法两种定位技术有机结合,在GPS卫星信号和无线网络信号都无法单独完成定位的情形下,GPSONE系统会组合这两种信息源,只要有一颗卫星和一个小区站点就可以完成定位,解决了传统GPS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较高精度、高可用性和快速定位,改善了室内定位效果。在这两种定位技术均无法使用的环境中,GPSONE会自动切换到Cell ID扇区定位方式,确保定位成功率。
此外,近年还出现一些利用短距离无线技术和三角测量技术实现的定位方案RTLS,如WiFi定位系统、ZigBee定位系统等,他们工作机理都是通过部署多台定位基站,然后待定位的终端通过测量临近基站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定位算法模型计算出位置坐标,这些技术方案只能用于小范围特别是室内区域的定位而且精度不高,适用场合有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启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启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用插秧机
- 下一篇:番茄红素食用油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