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YR1基因SNP检测特异性引物、液相芯片和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8409.X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森;朱泽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yr1 基因 snp 检测 特异性 引物 芯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RYR1基因SNP检测 特异性引物、液相芯片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理阿诺碱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s 1,RYR1)作为一种钙离子通道蛋白,在肌细胞终 未池钙离子释放和促发肌细胞收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RYR1突变已被确认为是中央轴空 肌病(central core disease,CCD)、多微小轴空病(multiminicore disease,MmD)、恶性高热 (malignant hyperthermia,MH)及轴空/杆状体病(Core/rod disease,CRD)的主要原因。
自从1993年zhang报道RYR1为CCD的致病基因后,到目前为止,已有44种RYR1突变报道 与CCD相关,包括39个错义突变和5个缺失突变。研究表明,大部分的CCD均由RYR1基因突 变所致。RYR1同样也是MmD的致病基因,但至今仅有数例报道,极为少见。CRD指的是在 轴空病的肌肉病理中,10%以上的肌纤维中同时出现杆状体,近来不同的RYR1基因突变已在 轴空/杆状体病的家系中被确定,这表明杆状体可能是某些CCD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而MH是 由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琥珀胆碱所触发的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性的 亚临床肌肉病。RYR1基因多态性是大部分MH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所以RYR1基因致病 突变型的检测成为必要。
RYR1渗漏通道的突变多位于N端和中央区域(如:Tyr523Ser,Arg2163His,Arg2435Leu), 而兴奋收缩失藕联的突变多位于C端(如:Gly4890Arg,Arg4892Trp,Ile4897The, Gly4898Glu,Gly4898Arg,Ala4905Val,Arg4913Gly)。然而C端的Ile4795Cys,产生的却是 渗漏通道。
目前,RYR1最常见的突变点为R614C、G2434R和G341R,它们约占恶性高热病例的10%。 其中,R614C和G341R常见于欧洲大陆,G2434R常见于北美洲。日本报道的大多突变为 R1667C、P1773S、Q3756E和P1763S。中国大陆仅有1例恶性高热基因突变报道其突变点为 T2206M。
目前国内外几乎没有检测RYR1基因多态性的产品上市,大部分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尚 未商品化,已有的检测技术主要建立在PCR的基础上,如直接测序法,荧光定量PCR,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这些技术存在灵敏度低,样品易污染、假阳性率高的缺点, 同时,由于检测通量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而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态(PCR-RFLP)分析技术一次只能进行一种突变的检测,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RYR1基因SNP检测液相芯片。该液相芯片可用于检测RYR1基 因的正常基因型以及四种常见等位基因型G341R、R614C、T2206M和G2434R的变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YR1基因SNP检测液相芯片,主要包括有:
(A).针对RYR1基因的SNP位点分别设计的ASPE引物对:每种ASPE引物由5’端的tag序列和 3’端针对目的基因SNP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序列组成,所述特异性引物序列分别为:针对G341R 位点的SEQ ID NO.9及SEQ ID NO.10、针对R614C位点的SEQ ID NO.11及SEQ ID NO.12、 针对T2206M位点的SEQ ID NO.13及SEQ ID NO.14;和/或针对G2434R位点的SEQ ID NO.15 及SEQ ID NO.16;所述tag序列选自SEQ ID NO.1-8中的序列;
(B).分别包被有特异的anti-tag序列的微球,上述每种微球具有不同颜色编码;所述anti-tag 序列选自SEQ ID NO.17~SEQ ID NO.24中的序列,且所述anti-tag序列能相应地与(A)中所 选的tag序列互补配对;
(C).用于分别扩增具有G341R、R614C、T2206M、和/或G2434R SNP位点的RYR1基因目标 序列的扩增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