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8516.2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苟中入;王嫦君;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36;A61K31/5383;A61K31/702;A61K31/522;A61K31/7056;A61K31/4196;A61K31/7048;A61K31/352;A61K31/551;A61K31/196;A61K31/573;A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治疗 物质 缓释滴眼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其组分质量百分数含量为:壳聚糖 0.01~2.0%;透明质酸0.01~2.0%;治疗性物质0.001~1.0%;其余为去离子水;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5~0.3%乙酸溶液中,配制成浓度 为2~50g/L的水溶液,然后加入至少一种治疗性物质,溶液中治疗性物质总质 量与壳聚糖之比为1∶2~10,搅拌均匀后装入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内;
2)将透明质酸与治疗性物质混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透明质酸浓度为 0.1~20g/L的水溶胶,然后置于容器中放在注射器中空金属针针尖正下方,调节 针尖与透明质酸水溶胶液面的间距为3~18cm,透明质酸水溶胶用导线接地,并 按60~1200转/分钟连续搅拌,中空金属针接1~20kV直流电压,将注射器内的 壳聚糖溶液以0.10~1.0毫升/小时的速度推出,进行静电喷射,载治疗性物质的 壳聚糖凝胶微粒落入透明质酸水溶胶中,形成以透明质酸分子为囊壁、壳聚糖 凝胶微粒为囊芯的凝胶粒;
3)将容器中的透明质酸水溶胶包装于眼用包装瓶或者管内,得到载协同治 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5~0.3%乙酸溶液中,配制成浓度 为2~50g/L的水溶液,然后加入至少一种治疗性物质,溶液中治疗性物质总质 量与壳聚糖之比为1∶2~10,搅拌均匀后装入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内;
2)将透明质酸与治疗性物质混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透明质酸浓度为 0.1~20g/L的水溶胶,然后置于容器中放在注射器中空金属针针尖正下方,调节 针尖与透明质酸水溶胶液面的间距为3~18cm,透明质酸水溶胶用导线接地,并 按60~1200转/分钟连续搅拌,中空金属针接1~20kV直流电压,将注射器内的 壳聚糖溶液以0.10~1.0毫升/小时的速度推出,进行静电喷射,载治疗性物质的 壳聚糖凝胶微粒落入透明质酸水溶胶中,形成以透明质酸分子为囊壁、壳聚糖 凝胶微粒为囊芯的凝胶粒;
3)将容器中的透明质酸水溶胶包装于眼用包装瓶或者管内,得到载协同治 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性物质选自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氟康唑、那他霉素、色甘酸钠、埃美丁、双氯芬酸钠、普拉洛芬、地塞米松、 曲安奈德、氟米龙、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和抗青光眼药噻吗心安、派立明、 杜塞酰胺、阿法根、适利达以及在无配伍禁忌情况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组 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5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传输装置用拐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理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