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8516.2 申请日: 2010-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1816627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1
发明(设计)人: 苟中入;王嫦君;叶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00 分类号: A61K9/00;A61K47/36;A61K31/5383;A61K31/702;A61K31/522;A61K31/7056;A61K31/4196;A61K31/7048;A61K31/352;A61K31/551;A61K31/196;A61K31/573;A6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林怀禹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协同 治疗 物质 缓释滴眼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生物材料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 缓释滴眼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近年快速兴起的一种无污染制备纳米纤维和多孔薄膜 或泡沫材料的新型技术。应用于静电纺丝的原材料对其可纺性有要求,如纯壳 聚糖溶液是难以纺丝的高分子,经高压静电场力作用常形成凝胶态微粒,在纳 米纤维制备中往往被视为无价值的副产物。同时,高压静电纺丝对形成纳米纤 维的工艺参数也要求严格,例如直流电压、电场强度、场距等都需要不断摸索 得到有限的优化条件,才可能制备出纳米纤维;反之,获得微细颗粒的电纺条 件则较为宽泛。其次,高压静电纺丝的接收器件一般为导电性优良的平板、圆 筒、丝线或棒状物,以便形成纳米纤维薄膜或者泡沫,液态物质作为接收器的 报道和相关应用相当有限。因此,利用高压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制备出载治疗 物质微胶囊态缓释给药具有便利的工艺条件。中国专利CN 100488618C公开了 一种利用静电喷雾制备非原位载药型液芯微胶囊的方法,该专利公开的用金属 钙离子为海藻酸盐微胶囊的囊壁成型剂,尽管通过利用麦芽糊精、黄原胶等增 稠剂和钙离子对囊壁海藻酸盐能发挥固锁作用,并在微囊形成后采用氯化钙溶 液浸泡后处理工艺加固壁膜,形成半透性微胶囊壁膜层,但是在生理液环境中, 二价钙离子容易与一价阳离子如钾、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导致微胶囊壁膜层 快速坍塌,药物可控释放性和持久释放性难以维持。因此,这样的材料仍难以 满足微胶囊稳定、持久释放的应用。

长期以来眼部给药技术研究发展缓慢,一般均为液剂、糊剂或凝胶剂,各 种治疗性物质以机械搅拌混合形成的制剂,药物组分释药速率难以控制,并且 因漏出、水分快速蒸发等问题导致给药期短,药物剂量峰谷明显,生物利用度 低,因而需要频繁给药。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和临床应用来看,迫切需要探索 能原位载药、各药物组分释放控制简便和制备工艺简便(不用清洗除杂)的协 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制剂及制备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及制备方法。工艺 简便、能原位载治疗性物质并调节药物释放性能和提高滴眼剂生物利用度的眼 科治疗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

它是由壳聚糖、透明质酸和治疗性物质组成,其组分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壳聚糖            0.01~2.0%;

透明质酸          0.01~2.0%;

治疗性物质        0.001~1.0%;

其余为去离子水。

二、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壳聚糖溶解于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2~0.3%乙酸溶液中,配制成浓度 为2~50g/L的水溶液,然后加入至少一种治疗性物质,溶液中治疗性物质总质 量与壳聚糖之比为1∶2~10,搅拌均匀后装入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内;

2)将透明质酸与治疗性物质混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透明质酸浓度为 0.1~20g/L的水溶胶,然后置于容器中放在注射器中空金属针针尖正下方,调节 针尖与透明质酸水溶胶液面的间距为3~18cm,透明质酸水溶胶用导线接地,并 按60~1200转/分钟连续搅拌,中空金属针接1~20kV直流电压,将注射器内的 壳聚糖溶液以0.10~1.0毫升/小时的速度推出,进行静电喷射,载治疗性物质的 壳聚糖凝胶微粒落入透明质酸水溶胶中,形成以透明质酸分子为囊壁、壳聚糖 凝胶微粒为囊芯的凝胶粒;

3)将容器中的透明质酸水溶胶包装于眼用包装瓶或者管内,得到载协同治 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

所述的治疗性物质选自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氟 康唑、那他霉素、色甘酸钠、埃美丁、双氯芬酸钠、普拉洛芬、地塞米松、曲 安奈德、氟米龙、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和抗青光眼药噻吗心安、派立明、杜 塞酰胺、阿法根、适利达以及在无配伍禁忌情况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组合。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壳聚糖溶液、透明质酸水溶胶的浓度、针尖 与接收液液面之间的距离、注射器内溶液的推进速度来控制被包裹治疗性物质 控制释放速率。

本发明制备过程中,透明质酸水溶胶或水凝胶中治疗性物质的添加与否不 受限制。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8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