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γ-聚谷氨酸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0439.4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颖;刘建军;张家祥;田延军;韩延雷;邵丽;杨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 谷氨酸 淀粉 芽孢 杆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芽孢杆菌,尤其涉及一株可产γ-聚谷氨酸(γ-PG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胞外氨基酸聚合物,由L-谷氨酸(L-Glu)和D-谷氨酸(D-Glu)单体通过γ-羧基与α-氨基缩合形成,通常是由500~5000个左右的谷氨酸单体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000kD之间。聚γ-谷氨酸分子中有大量的游离的亲水性羧基,可在分子内部或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具有极高的水溶性和吸水保湿性,γ--PGA的最大自然吸水倍数可达到1100倍,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倍数为30~80倍。γ-PGA的水浸液在土壤中具有较好的保水力和理想的释放效果,有明显的抗旱促苗效应,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保水以及沙漠绿化。聚γ-谷氨酸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作为药物载体可提供药物缓释性、靶向性,提高药物水溶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γ-PGA还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另外,γ-PGA还具有成膜性、成纤维性、可塑性、粘结性、絮凝性等许多独特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大分子,在农业、药物工业、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及环保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聚γ-谷氨酸目前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化学合成法生产聚γ-谷氨酸过程复杂、难度大,收率低,工业应用价值不大,但对于了解γ-PG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发展γ-PGA实际应用的修饰技术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酶转化法是以谷氨酸为单体,采用谷氨酰转肽酶(GTP)一步酶促反应,催化谷氨酰基转移到受体上,当供体和受体为同一物质时则会发生自动转肽,避免了全合成途径中复杂的反馈调节作用,且基质组成简单,有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但谷氨酰转肽酶在微生物菌体中含量和活力都比较低,且分离纯化困难,制约了酶转化法的发展及应用。1942年Bovarnick等人首次发现芽孢杆菌属细菌能在培养基中积累γ-PGA,由此揭开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PGA的研究历史。同化学合成法及酶转化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PGA具有生产过程容易控制、发酵产量稳定、提取率高、目标产物产量较高以及产物分子量适宜、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研究和生产γ-PGA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几十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γ-PGA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十分活跃,内容涉及菌种筛选、发酵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控制、γ-PGA的分离提纯、γ-PGA结构及性质的研究、γ-PGA的合成机制等多个方面。目前,日本已实现了γ-PGA批量生产。国内开展γ-PGA的研究比较晚,近几年来,一些院校科研单位开始对γ-PGA的产生菌的筛选、诱变育种、发酵条件的优化、生物合成途径和机制以及分批发酵生产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石油资源的储量有限以及人类生存对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物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国内文献中报道有关微生物发酵法进行γ-PGA研究的比较多,但研究内容重复,所取得的研究结果离工业化应用仍有相当的距离,存在缺乏优良的γ-PGA生产菌株、从发酵液中高效分离提取高纯度的γ-PGA配套研究和方法不足等棘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问题是提供一株高产γ-聚谷氨酸(γ-PGA)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
本发明所述高产γ-聚谷氨酸的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SFPG-123,所述菌株已于2009年11月1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0.3447;其中所产的高分子聚合物经分析鉴定为γ-聚谷氨酸。
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SFPG-123 CGMCC NO.3447的菌学特征是:
菌株CGMCC N0.3447在固体培养(分离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h观察,菌落呈圆形,突起,边缘整齐,闪光,无色或略带黄色,半透明到透明,直径3mm~7mm,表面光滑、粘稠,能拉丝。
菌株CGMCC N0.3447斜面培养12h观察,菌体呈短杆状,大小1.5μm×1.0μm,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运动,电镜观察菌体外形成有明显的被膜(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0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