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检测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2376.6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钮伟民;张敬平;孙秀兰;张银志;宋启军;李再均;李芳;周磊;万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6 | 分类号: | G01N2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新鲜 快速 检测 方法 及其 平台 | ||
技术领域
一种肉类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快速、高效检测肉 类新鲜度的检测平台肉类新鲜度的快速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消费量日益增大,人们对于肉的品质要求也是不断提 高,如何准确地评定肉品的新鲜程度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我国对鲜冻畜禽肉的卫生标准 都有明文规定,根据卫生标准对肉品新鲜程度的评定主要采用感官标准与理化标准相结合的 方法GB/T 12516-1990、GB/T 5009.44-2003和GB2707-2005。肉品的变质过程,就是肉品外 在感观性状和内部成分逐渐腐败变化的过程,其过程中伴随着硫化物和氨气的产生。目前判定 肉品新鲜度主要从肉品的感观性状、腐败分解产物的特性及含量、细菌的数量及污染程度三 个方面来进行,但是这些方法往往耗时比较长,设备复杂,而且灵敏度不是很好。本文采取电 致化学发光的方法,通过检测肉类腐败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从而来检测肉的新鲜程度。
电致化学发光(ECL)是某些具有电致化学发光活性的物质处在一定的电位时,与溶液中氧 化还原物质作用生成的不稳定激发态迁移回基态时所导致的化学发光。国内外的学者对化学 发光法的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连续检测、检测速度快 和装置简单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步:将新鲜肉置于密闭的容器里,采用大气采样器抽取密闭容器里的气体,将采集 的气体样品导入HCl溶液中;所述HCL的浓度为0.1mol/L HCl,用量为10mL;采集参数为:采 样速率为0.5L/min,采样时间为5min。
第二步:调整导入气体的HCl溶液的pH值调至6.5,以MWNTs/PVA/铱配合物修饰电极为工 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循环伏安-电致化学发光扫描; 所述HCL溶液的pH值为6.5;扫描的参数为:扫描范围为0.2~1.8V,扫描速率为100mv/s。
第三步:将所得数据转化后,与肉类变质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肉类新鲜度。
所述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检测平台。
检测平台由下列仪器组成:电化学测试仪、多参数电致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分析测试系统、 GS-3交直流两用大气采样机、数显酸度计;GS-3交直流两用大气采样器的作用是用来抽取密 闭容器里的气体,将采集的气体样品导入至10mL 0.1mol/L HCl溶液中;数显酸度计的作 用是用来调整HCL溶液的pH值;电化学测试仪、多参数电致化学发光/化学发光分析测试系 统用来收集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准确率高、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结果可以在10min以内出来, 有利于提高食品检验检疫机构的检测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指数。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平台,组 装容易,成本低廉,易于推广,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和批量筛检。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猪肉新鲜度的检测:
1.样品的处理
(1)样品猪肉
5.0g新鲜肉置于密闭的容器里,采用大气采样器抽取密闭容器里的气体,将采集的气体 样品导入至10mL0.1mol/L HCl溶液中,采样速率为0.5L/min,采样时间为5min。
(2)带骨头的肉
将样品肉尽量的骨肉分离,同时尽量将5.0g样品肉置于密闭的容器里,采用大气采样 器抽取密闭容器里的气体,将采集的气体样品导入至10mL0.1mol/L HCl溶液中,采样速率为 0.5L/min,采样时间为5min。
2.新鲜度测定
将导入气体的10mL0.1mol/L HCl溶液的pH值调至6.5,以MWNTs/PVA/铱配合物修饰电 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循环伏安-电致化学发光 扫描,扫描范围为0.2~1.8V,扫描速率为100mv/s。
3.结果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南大学,未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2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