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无菌配药机及其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8080.5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芳;李祺;曹露聪;谷广杰;邵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海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2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无菌 配药 及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相对密闭的环境内使用的,特别在抗癌化疗药物等有毒性粉末、气体挥发的药物进行配药时使用的自动无菌配药机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的静脉输液配药模式都是这样的:医师下完医嘱,护士负责配制并完成对患者的输液操作。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护士配药通常都是在开放的、空气净化装置不完善的治疗室进行。这种工作模式,其每一环节都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是流程问题。由于新药层出不穷,药物之间的配伍越来越复杂,同时医生相对缺乏药学知识,这使得医生在有些情况下很难确保用药方案的合理性。负责配药的护士往往又无药学背景,她们对多种药物混合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有限,往往只看表面,凭经验配制。在这种流程中,具有一定药学知识的药师没能才尽其用。
其次是环境问题。护士在开放的治疗室里配药,由于这些地方空气中的微粒、热原和活性微生物等普遍存在,极易造成药液配置污染,进而造成病人输液感染。另外,在开放的环境下配置肠外营养液或抗癌药物时,这些药液散发出来的有毒气体也会对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目前有4万多的医护人员面临着抗肿瘤药物的危害,然而其职业防护现状却令人担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2.87%的医护人员在配置化疗药时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配药,操作时采取了不科学的方法。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口腔食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而使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危害,尤其是在开放的环境中配置会有更严重的危害:护士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当打开粉剂安瓿抽取药液时,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具有毒性微粒的气体、溶胶体或气雾逸出,配置、注射、静脉滴注操作过程中手直接接触或操作不当溶液溅到皮肤上,污染化疗药物的手未彻底清洗,残留的药物污染食物和水以及针刺等会使化疗药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据北京朝阳医院药剂科主任王鹤尧介绍说,护士在开放环境中配置环磷酰胺等细胞毒性药物后,由于药物微粒、药液气溶胶等扩散到空气中,人体通过呼吸或皮肤吸附而吸收,在72小时后还能从配药护士的尿中检测出残留的环磷酰胺。有毒药品的气体挥发,不仅会让护士站受到污染,而且护士站近旁的病房也会受到影响。
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推算,我国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有250万人,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在这些住院或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人中,输液环节发生问题的达10%。广西南宁市医院曾对院内367例输液反应的残留药液进行检测,热源和细菌阳性率高达73.3%和81.2%,而未配药前同批次的药液检测却是合格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流程简易,安全系数高,环保无污染的自动无菌配药机及其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无菌配药机,包括药剂瓶药剂瓶通过液体流通管与配药瓶相连通,配药瓶通过第一气体管道与洁净空气瓶相连通,洁净空气瓶通过第二气体管道与药剂瓶相连通,在药剂瓶与配药瓶之间还安装有负压泵,负压泵通过药剂瓶抽气管道和配药瓶抽气管道分别与药剂瓶和配药瓶相连通,在洁净空气瓶上安装有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进气管道,在进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管道空气过滤器;
在药剂瓶抽气管道上安装有药剂瓶抽气管道阀门,在配药瓶抽气管道上安装有配药瓶抽气管道阀门,第一气体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气体管道阀门,第二气体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气体管道阀门。
所述的药剂瓶抽气管道阀门为药剂瓶抽气管道电磁阀或者药剂瓶抽气管道手动阀门,所述的配药瓶抽气管道阀门为配药瓶抽气管道电磁阀或者配药瓶抽气管道,所述的第一气体管道阀门为第一气体管道电磁阀或者第一气体管道手动阀门,所述的第二气体管道阀门为第二气体管道电磁阀或者第二气体管道手动阀门。
所述的药剂瓶抽气管道阀门一侧通向药剂瓶的管道上设置有药剂瓶抽气管道空气过滤器,所述的配药瓶抽气管道阀门一侧通向配药瓶的管道上设置有配药瓶抽气管道空气过滤器,所述的第一气体管道阀门一侧通向通向配药瓶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体管道空气过滤器,所述的第二气体管道阀门一侧通向通向药剂瓶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体管道空气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海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海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8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