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钯和/或锑掺杂的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65969.6 申请日: 2010-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1823691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谭瑞琴;郭艳群;李月;杨晔;宋伟杰;徐铁锋;聂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主分类号: B82B3/00 分类号: B82B3/00
代理公司: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程晓明
地址: 3152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掺杂 氧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钯和/或锑掺杂的氧 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nO2具有极好的光电特性和对还原性气体的敏感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气敏传 感器材料、透明导电粉体以及光催化材料等领域。当SnO2材料的晶粒尺度进入纳米级后, 由于纳米材料独有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等而表现出许多特殊的物理 化学性质,从而使得SnO2纳米粒子在气敏、透明导电及光催化等应用方面表现出很大的 优势。但由于SnO2纳米粒子比表面能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为了达到稳定状态, 颗粒会自发团聚;另外由于SnO2纳米粒子热稳定性较差,随温度的升高晶粒会长大。颗 粒团聚或晶粒长大都会因尺寸增大而降低纳米粒子在比表面积上的优势,从而影响其在 气敏、透明导电及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因此SnO2纳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要解决的关键 问题是如何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控制其晶粒尺寸。众多研究表明,向纯的SnO2纳米材料中 掺杂不同元素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钯(Pd)和锑(Sb)掺杂一直是各国 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目前,已经可以在常规条件下经过简单的实验步骤制备具有较高质量的Pd或Sb掺 杂的SnO2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其中,水热法是一种在 高压反应釜的高压密闭环境中完成的湿化学合成方法,与化学共沉淀法相比,水热反应 不需高温烧结即可直接生成晶体,所制备的粉体颗粒均匀、结晶度高、晶态完整。对于 Sb掺杂的SnO2纳米材料,在化学共沉淀法中,以Sn粉和Sb的氯化物或氧化物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得到前驱体沉淀物,然后再将沉淀物进行洗涤,烘干,煅烧,研磨,最终得 到Sb掺杂的SnO2纳米材料(李雄平吴介达韩传有,掺锑二氧化锡(ATO)导电粉体的制 备和表征[J],化学世界,2006:196-198;张建荣高濂,纳米晶Sb掺杂SnO2(ATO)粉 体的合成和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9):1544-1547);在水热法中,以 金属Sn的单质或氧化物和金属Sb的单质或氧化物为主要原料,以硫酸、硝酸为酸度调 节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最终得到Sb掺杂的SnO2纳米材料(高濂张建荣,锑掺杂氧 化锡导电粉体的水热合成方法,公开号CN 1558426A,申请号200410016326.X),或者 以Sn和Sb的氯化物为主要原料,以浓HCl或浓氨水为酸度调节剂,通过添加无机稳定 剂酒石酸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合成纳米级Sb掺杂的SnO2导电粉体(卓立宏谢 海泉郭应臣,纳米级掺锑SnO2导电粉体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J],2006,18(1): 97-100)。对于Pd掺杂的SnO2纳米材料,合成方法主要集中在用化学共沉淀法上,以 SnCl4和PdCl2为主要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得到前驱体沉淀物,然后,再 将沉淀物进行洗涤,烘干,煅烧,得到Pd掺杂的SnO2纳米材料(A.R.Phani,S.Manorama, V.J.Rao,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nO2 based liquid petroleum gas sensor[J],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1999,58(2): 101-108)。对于Pd和Sb共掺杂的SnO2纳米粉体的制备报道的较少,其中,K.Chatterjee 和S.Chatterjee在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3,81(1):33-38中报道 了,以SnCl2、PdCl2和Sb2O3为主要原料,以HCl和氨水为酸碱中和剂,用共沉淀法制备 了Pd和Sb共掺杂的SnO2纳米粉体。

但是,上述Pd或Sb掺杂的SnO2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