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1280.4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勋;刘立裕;田思源;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穿戴 汽车 位移 装置 | ||
1.一种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主轴(1)、控制杆、滑筒(2)、底板(3)、万向轮(4)和爪形抓臂组成;
主轴(1)下部与底板(3)连接,万向轮(4)连接在底板(3)下端面;
主轴(1)上部与控制杆下部转动连接,二者沿周向相互转动,且无轴向位移;
主轴(1)和控制杆外套接有滑筒(2),控制杆的手柄置于滑筒(2)上端面以上;爪形抓臂与滑筒(2)外壁连接;
滑筒(2)和主轴(1)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防止主轴(1)从滑筒(2)内脱出;
滑筒(2)和控制杆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调整滑筒(2)和主轴(1)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筒(2)和控制杆之间设置的锁止机构为:滑筒(2)上端开口处设置有Φ型槽(2-4),滑筒(2)内部为圆柱槽,且Φ型槽(2-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圆柱槽的横截面面积;控制杆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圆柱销(1-5),通过调整圆柱销(1-5)和Φ型槽(2-4)的对正或错位,调整滑筒(2)和控制杆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也即调整了滑筒(2)和主轴(1)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杆由十字挺杆手柄(1-4)和十字挺杆(1-1)组成;十字挺杆(1-1)下部与主轴(1)转动连接,周向转动,且相互无轴向位移;
十字挺杆手柄(1-4)连接在十字挺杆(1-1)上部;圆柱销(1-5)设置在十字挺杆(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十字挺杆手柄(1-4)下端面与滑筒(2)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簧(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筒(2)和主轴(1)之间设置的限位装置为:滑筒(2)上设置有轴向槽,主轴上设置有定位螺栓(1-3),定位螺栓(1-3)在轴向槽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3)和定位螺栓(1-3)之间设置有倾斜的支撑肋(3-2)。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轴(1)上端面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控制杆下端嵌套在圆柱形凹槽内,圆柱形凹槽所在位置的主轴(1)的外壁上,设置有径向的螺纹孔,控制杆嵌入圆柱形凹槽的杆体上设置有周向槽;螺纹孔中设置有定位螺栓(1-3),定位螺栓(1-3)伸入控制杆的周向槽内;
圆柱形凹槽上方的控制杆杆体上设置有与主轴(1)上端面紧密接触的环形凸起;
定位螺栓(1-3)和环形凸起一起,限制控制杆和主轴(1)之间的轴向运动,且控制杆和主轴(1)之间沿周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筒(2)和爪形抓臂之间设置有抓臂锁止装置(6),对爪形抓臂进行限位、锁止;
所述的爪形抓臂由上抓臂(5-1)、左抓臂(5-2)和右抓臂(5-2)组成,其中,上抓臂(5-1)与滑筒(2)滑动连接,左抓臂(5-2)和右抓臂(5-2)都与滑筒(2)转动连接;
所述的抓臂锁止装置(6):它由分别设置在左抓臂(5-2)和右抓臂(5-2)上的圆台限位销(5-3),以及设置在滑筒(2)外壁上的加强板(2-1),两部分组成;加强板(2-1)和圆台限位销(5-3)均为两个,分别对应左抓臂(5-2)和右抓臂(5-2);加强板(2-1)上设置有半开口的弧形槽(2-2);左抓臂(5-2)和右抓臂(5-2)转动时,圆台限位销(5-3)所形成的轨迹与弧形槽(2-2)匹配;
上抓臂(5-1)、左抓臂(5-2)和右抓臂(5-2)三者,展开后成爪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槽(2-2)的开口处设置有锁销(2-3),锁销(2-3)对圆台限位销(5-3)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穿戴式汽车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强板(2-1)下方的底板(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销(3-1),导向销(3-1)与加强板(2-1)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2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雾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醋及其酿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