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2052.9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江;陈新志;王俊;杨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柏丝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57 | 分类号: | C07C69/757;C07C69/743;C07D233/72;C07C67/08;C07C67/14;A01N53/10;A01N53/04;A01N53/06;A01P7/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 |
地址: | 5500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拟 除虫菊 酯化 及其 合成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通式(I):
其中R为(a)1-乙炔基-2-甲基戊-2-烯基或(b)2,5-二氧-3-(2-丙炔基)-1-咪唑烷基甲基或(c)2,3,5,6-四氟-4-甲基苄基或(d)2,3,5,6-四氟-4-甲氧基苄基或(e)2,3,5,6-四氟苄基或(f)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或(g)2-甲基-3苯基苄基,其结构式分别为:
当R为(a)1-乙炔基-2-甲基戊-2-烯基,化合物(X1)为1-乙炔基-2-甲基戊-2-烯基-3-(2-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当R为(b)2,5-二氧-3-(2-丙炔基)-1-咪唑烷基甲基,化合物(X2)为[2,5-二氧-3-(2-丙炔基)]-1-咪唑烷基甲基-3-(2-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当R为(c)2,3,5,6-四氟-4-甲基苄基,化合物(X3)为2,3,5,6-四氟-4-甲基苄基-3-(2-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当R为(d)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化合物(X4)为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3-(2-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当R为(e)2,3,5,6-四氟苄基,化合物(X5)为2,3,5,6-四氟苄基-3-(2-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当R为(f)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化合物(X6)为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3-(2-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当R为(g)2-甲基-3-苯基苄基,化合物(X7)为2-甲基-3-苯基苄基-3-(2-氟-1-丙烯基)-2,2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化合物通式(I)中环丙烷1,3位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异构体左旋体S体和右旋体R体的左右旋光学异构体,在环丙烷环上及碳碳双键上还存在几何异构体Trans、Cis、Z和E;各化合物包含所有具有害虫防治活性的光学异构体、几何异构体及其混合物。
3.合成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通式(A)表示酰氯
用通式(B)表示羧酸
用通式(C)表示醇
HO-R(C)
其中R由式(a)、(b)、(c)、(d)、(e)、(f)、(g)表示的基团。
通式(A)或通式(B)与通式(C)表示的醇通过酯化反应便可得到式(I)系列化合物。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将具有活性的各化合物的单体、混合物配制成各种剂型杀虫剂应用到家庭卫生用药和农业用药方面。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所指的剂型为含各化合物的单体或混合物为活性组分的乳油、可乳化的浓缩物、可湿性粉剂、流动性制剂(如水乳状液)、粉剂、颗粒剂、气溶胶、加热挥发性制剂、加热熏蒸剂、烟雾状制剂、超低容量(ULV)制剂和毒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上述各种剂型应用到家庭卫生的用药是指用于防治蚊、蝇、德国小蠊、蚂蚁或虱子方面的家居害虫的制剂,如盘式杀虫香,电热蚊香片,液体蚊香或杀虫气害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上述各种剂型应用在农业药剂是指防治果树、蔬菜经济作物植被中的棉铃虫斜纹、夜蛾、菜青虫、蚜虫等多科目害虫的药物制剂。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含氟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杀虫、杀螨活性方面的成分构成,包含通式(I)的化合物有效成分从0.001%到99.9%的重量比与其他辅助材料制备而成的的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柏丝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柏丝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0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