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开口马达冷却装置的经纱开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3712.5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原茂;杉山浩正;横山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3C13/00 | 分类号: | D03C13/00;H02K9/1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曹若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开口 马达 冷却 装置 经纱 | ||
1.经纱开口装置,包括:
多个综框,分别沿织机的从前向后的方向布置;
安装框,其中,对应所述综框的所述安装框固定在所述织机的侧框上;
多个开口马达,其中,所述开口马达固定在所述安装框上并驱动所述对应综框;
多个热交换器,冷却剂流过所述多个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框上,以在所述开口马达和冷却剂之间交换热,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用于冷却剂的多个端口;和
用于冷却剂的冷却剂通道;
泵,用于使冷却剂循环;以及
多个管,用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泵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冷却剂沿从固定在对应于位于所述织机后侧的所述综框的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向固定在对应于所述织机前侧的所述综框的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的方向上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在各安装框上,其中,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所述管顺序地连接,其中,在将所述经纱开口装置设定成不使用一些所述综框时,冷却剂沿从固定在对应于所述未使用的综框的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向固定在对应于所述使用的综框的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的方向上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未使用的综框从所述织机的所述最后位置向前顺序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开口装置还包括:
储存器,设置在冷却剂循环通道上的所述泵的上游,用于储存冷却剂;
散热器,固定在所述储存器上;以及
冷却扇,用于将空气吹向所述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中,所述开口马达包括具有定子和转子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由具有冷却剂通道和用于冷却剂的端口的马达壳体容纳,其中,所述热交换器由带有所述冷却剂通道和所述端口的所述马达壳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被从所述泵抽吸到固定在对应于布置在所述织机的所述最后位置的所述综框的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并从固定在对应于所述织机的所述最前位置的所述综框的所述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返回所述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马达和所述热交换器被划分成多个组,其中,各组的冷却剂从对应于位于所述织机的后侧的所述综框的各热交换器向对应于位于所述织机的前侧的所述综框的各热交换器循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开口装置还包括:
名义安装框,所述名义安装框上未安装所述开口马达,其中,热交换器固定在所述名义安装框上,并布置在所述泵和与所述开口马达交换热的其它热交换器之间,使得冷却剂从固定在所述名义安装框上的所述热交换器向与所述开口马达交换热的所述热交换器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柔性管;和
多个翅片,所述翅片从所述柔性管的表面突出,其中,所述柔性管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管的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分别地从所述经纱开口装置移除所述综框和所述开口马达,其中,冷却剂循环通过所对应的开口马达被从所述安装框移除的所述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7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喷射织机的探纬器
- 下一篇:改善的SS07-聚合酶偶联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