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用泡沫发生方法及泡沫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006.4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泉;宋新旺;郭平;王其伟;张继超;张营华;李雪松;李向良;郭兰磊;王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1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泡沫 发生 方法 发生器 | ||
1.实验用泡沫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磁力锥形转子的旋转和磁力锥形转子侧面弧形槽与外筒内壁弧形槽的切割作用,使起泡剂溶液和气体充分混合,产生均匀的泡沫;
磁力锥形转子旋转时,磁力锥形转子侧面的弧形凹槽与外筒内壁的弧形凹槽有部分重合,重合的弧形凹槽使泡沫在磁力锥形转子与外筒间相互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磁力锥形转子与外筒的间隙控制生成泡沫的体积大小,磁力锥形转子与外筒的间隙可调,间距为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磁力锥形转子、外筒、密封盖、密封帽和磁力盘构成,密封盖设置在外筒锥形内腔的底部,密封盖与外筒的锥形内腔构成锥形腔体,磁力锥形转子置于锥形腔体内,在磁力锥形转子侧壁上刻有若干内弧形凹槽,在外筒内壁上刻有若干外弧形凹槽,磁力锥形转子旋转时,内弧形凹槽与外弧形凹槽有部分重合,密封帽设置在外筒底部密封盖的下侧,密封帽的顶面与密封盖底面相抵触,在外筒底部对应磁力锥形转子底面的位置开有进口,在外筒顶部对应磁力锥形转子顶点的位置开有出口,磁力盘带动磁力锥形转子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磁力锥形转子顶端固定有桨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密封盖与外筒内壁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密封盖顶面有限位凸起,在磁力锥形转子底面有与限位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磁力锥形转子与外筒的间隙可调,间距为0.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磁力锥形转子侧壁的上部、中部及下部分别刻有若干内弧形凹槽,在外筒内壁的中上部及中下部分别刻有若干外弧形凹槽,磁力锥形转子旋转时,内弧形凹槽与外弧形凹槽部分重合,重合的弧形凹槽使泡沫在磁力锥形转子与外筒间相互转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泡沫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密封帽旋接在外筒底部密封盖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0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