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模式硅胶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6027.8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冯钰琦;彭西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9 | 分类号: | B01J20/289;B01J20/30;B01D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模式 硅胶 固定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谱固相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模式硅胶固定相,本发明还涉及该硅胶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当代色谱技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近代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在化学、医药、食品、环保、生化及工业制备等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高选择性色谱固定相的研制一直以来都是色谱分析的核心,也是现代高效液相色谱最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尽管液相色谱固定相这一领域已开发了多种色谱填料,如有机高分子、石墨化碳及无机氧化物等材料,但硅胶作为柱填料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80%以上的固定相是硅胶基质的。这是由于硅胶除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容易控制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专一的表面化学反应等优点以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其表面含有丰富的硅羟基,可以进行各种表面化学键合或改性,由此制成各种各样的硅胶键合固定相,如正相、反相、离子交换、凝胶、亲和、手性等多种色谱固定相。这些固定相的出现促进了各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模式形成和发展,解决各领域的多种分离分析难题,从而推动了现代高效液相色谱理论和技术发展。
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ODS)为代表的反相型固定相,因其柱效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而迅速商品化,成为“广谱型”色谱固定相。但是其对于强极性和碱性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分离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强极性化合物,其在反相色谱固定相上的保留很小;而对于碱性的化合物,由于反相柱上含有残余的硅羟基,在高的pH值时分析物容易拖尾;用离子对试剂对分析物进行衍生化可以提高分析物的保留,改善分析物的拖尾,但是离子对试剂的加入同时会抑制电喷雾质谱的信号,降低了分析物质谱检测的灵敏度。
近年来,混合模式的色谱固定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于单一模式的色谱固定相只有一种色谱保留机理,混合模式的色谱固定相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谱保留机理,这有利于调节流动相的参数,如pH、盐浓度和有机相的比例,提高色谱分离的选择性。Liang等人通过“点击化学”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亲水/反相混合模式的环糊精硅胶基的色谱固定相,将其应用于核苷和糖类物质的分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icker等人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反相/弱阴离子交换的混合模式的硅胶基色谱固定相,并用不同性质的真菌代谢物评价了其色谱性能,表明该固定相具有很好的分离选择性。Liu等人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亲水/反相混合模式的硅胶基色谱固定相,其结构特征是疏水碳链的顶端含有一个二醇官能团,将该固定相用于非离子型的乙氧基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链的分布和乙氧化度的测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目前混合模式的色谱固定相开发困难,可用种类少,难以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混合模式硅胶固定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混合模式硅胶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混合模式硅胶固定相的用途。
本发明硅胶固定相在硅胶表面连接有下述式(I)和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R可以单独地为甲氧基、乙氧基或Cl,优选为乙氧基。
上述硅胶固定相由于具备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基团,从而具备了疏水和离子交换的性能。优选连接在硅胶上的式(I)化合物和式(II)化合物的反应摩尔比为1∶0.5~2。所述硅胶可以是色谱用硅胶微球或者是无定型硅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硅胶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下述式(I)和式(II)的硅烷偶联剂键合到表面带有羟基的活化硅胶上,用双氧水将巯基氧化为磺酸基团,所述式(I)和式(II)硅烷偶联剂为:
其中,R可以独立地为甲氧基、乙氧基或Cl。
上述方法中式(I)和式(II)的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的疏水性和离子交换特性进行调整,优选为1∶0.5~2。
上述方法中硅胶与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可以按照本领域所熟知的比例进行,优选为:3∶1~3。
上述述方法中,所述键合反应可以是以无水甲苯作为有机溶剂,将硅胶和式(I)硅烷偶联剂以及式(II)硅烷偶联剂在三乙胺(作为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回流20~30小时。所述氧化反应是以甲醇和水为反应溶剂加入键合反应产物和双氧水溶液(可滴入少量浓硫酸,以增强双氧水的氧化性),28~32℃下反应10~20h。
具体而言,本发明方法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