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1α羟基坎利酮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8497.8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南峰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33/20 | 分类号: | C12P33/20;C12R1/6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1 羟基 坎利酮 合成 方法 | ||
1.一种11α羟基坎利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将原料坎利酮、丙二醇和吐温80加热溶解配制成底物加入到培养基中,并投入赭曲霉菌种发酵,发酵完成后,再从菌丝体提取精制得到11α羟基坎利酮;所述的赭曲霉菌种采用下述步骤得到:
1)、将赭曲霉原菌种经波长为200nm~280nm紫外线照射10~30小时;
2)、将步骤(1)得到的赭曲霉菌种加入传代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配比:0.05~0.15%蛋白胨、1~3%麦芽糖、1~3%葡萄糖、1.5~2.5%琼脂,调节pH在4.8~6,并在条件为:25~30℃,培养7~10天,经三代传代得到三代赭曲霉菌种,5℃以下低温冷冻储存;
3)、配置液体培养基,其配比为:葡萄糖0.5~1.5%,蛋白胨0.5~1.5%,酵母浸膏0.5~1.5%,玉米浆0.5~1.5%,调节pH在5.5~6.1,并灭菌,按5~10%的接种量接种三代赭曲霉菌种,培养温度控制在25~32℃下,转速为100~200r/min,pH控制在5~6之间,培养时间20~30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α羟基坎利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发酵:将配比为:坎利酮0.8%、丙二醇2%、吐温80 1%,加热溶解作为底物,投入已培养好的菌种培养基中发酵;所述的发酵温度控制在29.5~30.5℃,转速为150r/min,pH控制在6~7之间,培养48~72小时,转化率超过85%后加热灭菌;
2)、菌丝体提取精制:将上述发酵后的培养液,经过离心机菌液分离,获得的菌丝体加入2.5Wt%的二氯甲烷萃取3-4次,弃菌丝体残渣;蒸馏回收溶剂二氯甲烷后,加入0.5Wt%甲苯,冷却结晶精制,得到11α羟基坎利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α羟基坎利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赭曲霉菌种采用下述步骤得到:
1)、将赭曲霉原菌种经波长254nm的紫外线照射15min;
2)、将步骤(1)得到的赭曲霉菌种加入传代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配比:1%蛋白胨、2%麦芽糖、2%葡萄糖、2%琼脂,调节pH至5.3,并在条件为:25~30℃,培养7~10天,经三代传代得到三代赭曲霉菌种,5℃以下低温冷冻储存;
3)、配置液体培养基,其配比为:葡萄糖1%,蛋白胨1%,酵母浸膏1%,玉米浆1%,调节pH至5.8,并灭菌,按7%的接种量接种三代赭曲霉菌种,培养温度控制在28~29℃下,转速为150r/min,pH控制在5~6之间,培养时间20~2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南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南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4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