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制作用原盘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0243.X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惣铭;林部和弥;永井透;秀田育弘;白鹭俊彦;西村公孝;铃木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索尼碟片数位解决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G03F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制作 用原盘 制造 方法 以及 光电 转换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8月21日、申请号为 200780001192.6、发明名称为“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制作用原盘的 制造方法以及光电装换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 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表面上以可视光波长以下的细微间隔配置有多 个由凸部或凹部构成的构造体的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制作用原盘的 制造方法以及光电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方法:在采用了玻璃、塑料等透光性基 材的光学元件中,进行用于抑制光的表面反射的表面处理。作为这 种表面处理,存在在光学元件表面形成微小且致密的凹凸(蛾眼 (moth eye))形状的方法(例如参照“光技术接触”「光技術コン タクト」Vol.43,No.11(2005),630-637)。
一般,当在光学元件表面设置周期的凹凸形状时,光透过这里 时会发生衍射,透过光的直线传播成分会大幅度减少。但是,当凹 凸形状的间隔短于透过光的波长时,不会发生衍射,从而可以获得 有效的防止反射效果。
图29示出了具有上述表面构造的光学元件的概略结构(例如 参照日本特开2003-294910号公报)。该光学元件101具有如下结构: 在基体102的表面上,以光(可视光)的波长以下的微小间隔配置 有由多个由锥体状凸部构成的构造体103。具有这样的表面构造的 光学元件101在构造体103的斜面部与空气层的界面处发生折射率 的缓和变化,从而有效地防止从基体102的表面侧射入的光的反射。 此外,构造体103不仅限于凸部形状的情况,即使由凹部构成也可 以获得同样的作用。
此外,关于构造体103的截面形状和配置形态等,也提出了多 种方案。例如,在图28所示的光学元件101中示出了如下例子: 图示形状的构造体103以将该各构造体设定为格子单位时形成正方 格子图案的方式进行配置。另一方面,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317922 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形成图30所示的正六边形格子图案的方式来 配置构造体104的例子。此外,在日本特开2004-317922号公报中 示出了构造体的形状形成为圆锥状的例子。
但是,可以期望通过具有构成各构造体的表面微小结构的原盘 原器(master prototype)(原盘)来制作该复制基板,进而在此基础 上制作成形用金属模,并通过成形来低价且大量地制造这些光学元 件。具体地说,通过一个原盘原器制作紫外线硬化复制基板,然后 通过电镀技术来制作成形用金属模,通过采用该成形用金属模的注 射模塑成形,可以大量制造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制的光学元件。
作为原盘原器的制作方法,对涂敷在基板上的抗蚀剂进行曝光 以及显像处理,并形成抗蚀图案之后,进行将该抗蚀图案作为掩模 的干式蚀刻。然后,通过除去抗蚀图案(或掩模图案),从而形成 在基板表面上以微小间隔配置有由凸部或凹部形成的构造体的表 面凹凸构造。此外,对于构成原盘原器的基板材料,可以采用石英 等无机材料。
在原盘原器的制作中,需要形成在基板表面的微小抗蚀图案的 高精度的形状。作为高精度地形成可视光的波长以下的细微间隔图 案的技术,已知有电子束曝光(electron beam exposur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索尼碟片数位解决方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尼株式会社;索尼碟片数位解决方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