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制冷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0493.3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伟低压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L35/28 | 分类号: | H01L35/28;H01L35/16;H01L35/34;F25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7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制冷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器件。
背景技术
“半导体致冷器件”是一种固态器件,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新型产品。它工作效率高,制冷效率达到95%以上,制热效率可以达到100%,目前还没有一种工作效率达到如此高的产品,起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无污染、无噪音,达到真正的零排放的环保要求;不需要维护;安装使用简单方便;控制简单,只要控制“半导体致冷器件”的工作电流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制冷或制热的功率,改变“半导体致冷器件”的工作电压的极性就可以进行制冷或制热的转换;制冷或制热速度快,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冷热转换不需要等待,可以立即转换;冷热温差大,单极的冷热温差可以达到68℃左右,采用二级或多级可以达到更大的冷热温差。
目前,国内外早已有多家企业在生产半导体制冷器件,但是,由于半导体制冷器件的生产工艺的问题,使目前的半导体制冷效率在85%左右,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制冷功率(风冷)均在10W,最大为100W的水平,单极功率在0.5W左右,工作电压只有DC.0.15V左右。要组成工作电压为DC.24V,制冷功率为10W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就需要几千对的半导体制冷器件串并连组合成一个器件,制作工艺复杂,合格率低下,大约只有78%左右,因基本都是靠人工手工进行制作的,所以生产工作量大,器件性能不稳定,不可靠。因此,半导体制冷器件现在还不能直接使用在需求制冷功率大的产品上,如空调机/器、大容量冰箱等产品,也还没有采用风冷方式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在大功率制冷产品使用的相关资料出现。
传统的制冷器件通过用硒和锗对单晶硅的掺杂,并用硅和硒进行延伸,形成的制冷器件制冷效率低,制冷速度慢。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器件。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特征,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制冷器件,它能将上千至数万个器件集成制作在一片硅片上,并按照要求直接在硅片上进行串并联的连接,制成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单片达到几十伏的工作电压和在风冷状态下达到数百瓦的制冷功率,同时可以极大的提高“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可以将半导体制冷器件的生产合格率提高到了99.9%。
本发明半导体制冷器件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导体制冷器件,包括:单晶硅、碲化钕化合层及矾化铊化合层;所述的单晶硅呈薄片状,单晶硅表面设有一层保护层,通过高纯度的碲化钕的化合物及高纯度的矾化铊的化合物分别在单晶硅的两侧进行二次或多次掺杂,形成所述的碲化钕化合层及矾化铊化合层,形成一个PN结。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其中,所述的单晶硅的纯度大于等于99.95%。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其中,所述的碲化钕的纯度大于等于99.99%。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其中,所述的碲化钕化合层在单晶硅的一侧掺杂的厚度为单晶硅的厚度的49.999%-50%,且掺杂的浓度为35%-48%,形成的所述的碲化钕化合层作为半导体制冷器件的P型半导体。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其中,所述的矾化铊的纯度大于等于99.99%。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其中,所述的矾化铊化合层在单晶硅的另一侧掺杂的厚度为单晶硅的厚度的99.999%-50%,且掺杂的浓度为35%-48%,形成的所述的矾化铊化合层作为半导体制冷器件的N型半导体。
一种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的掺杂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单晶硅的两侧表面注入杂质离子;
步骤2,在单晶硅的两侧表面进行退火,同时将杂质离子在单晶硅内再分布,恢复单晶硅因高能离子束撞击导致的晶格损伤。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的掺杂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还包括:
步骤1.1,在单晶硅的掺杂面上,杂质离子注入单晶硅的本体中;
步骤1.2,在非掺杂面上,杂质离子被单晶硅的表面的保护层屏蔽。
上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件的掺杂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退火的温度范围为950℃-1050℃;退火的时间范围为25分钟-35分钟。
本发明半导体制冷器件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伟低压电器厂,未经上海科伟低压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