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1107.0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洪正鹏;商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正鹏;商红岩 |
主分类号: | C10G3/00 | 分类号: | C10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李贺香 |
地址: | 222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馏分 柴油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较高十六烷值、低温流动性好的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植物油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以氧化铝及其分子筛改性载体负载活性成分Co(Ni)-Mo(W)-S为催化剂,于压力2.0~4.0MPa、温度260~350℃、液态空速1.0~10.0h-1、氢油比100/1~1000/1的条件下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高十六烷值、低温流动性好的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NiMoS/ZSM-Al2O3或者NiMoS/HY-Al2O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较高十六烷值、低温流动性好的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ZSM-Al2O3或者HY-Al2O3复合载体中,分子筛所占的质量分数为20~6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5~20wt%,Co(Ni)/(Co+Mo(W))摩尔比0.20~0.50。
5.一种高十六烷值的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植物油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以氧化铝及其B、ZrO4、TiO2改性载体负载活性成分Co(Ni)-Mo(W)-S为催化剂,于压力2.0~4.0MPa、温度260~350℃、液态空速1.0~10.0h-1、氢油比100/1~1000/1的条件下制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十六烷值的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是预硫化型的CoMo(W)S/γ-Al2O3、NiMo(W)S/γ-Al2O3、NiMo(W)S/B-Al2O3、CoMo(W)S/B-Al2O3、CoMo(W)S/TiO2-Al2O3、NiMo(W)S/TiO2-Al2O3、CoMo(W)S/ZrO4-Al2O3、NiMo(W)S/ZrO4-Al2O3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十六烷值的中间馏分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5~20wt%,Co(Ni)/(Co+Mo(W))摩尔比0.20~0.50。
8.一种提高FCC柴油十六烷值制备中间馏分柴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v/v%的动植物油脂、60v/v%的FCC柴油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以氧化铝及其改性载体负载活性组分Co(Ni)-Mo(W)-S为催化剂,于压力2.0~4.0MPa、温度260~350℃、液态空速1.0~10.0h-1、氢油比100/1~1000/1的条件下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正鹏;商红岩,未经洪正鹏;商红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1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