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杆菌介导对麻风树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3714.0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耿光;孙怀娟;王梅珍;李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罗米绿色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4/00;A01H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麻风 进行 基因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风树的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是指农杆菌介导对麻风树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从而获得转基因植株。
背景技术
麻风树(Jatopha curcas),又名小桐子、柴油树,为大戟科麻风树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为喜光阳性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可以种植在其他植物不易生长的土地上,是干旱地区理想的造林树种。麻风树种仁含油量高达50%~60%,可以提炼出不含硫、无污染、符合欧四排放标准的生物柴油,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也可作药用,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植物还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因此麻风树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我国在麻风树育种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由于麻风树多为野生状态,又为木本植物,采用常规育种来改变其遗传性状十分困难。因此,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转基因技术进行辅助育种成为首选。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前提是高效的离体再生系统。近些年来,麻疯树组织培养技术也获得成功,采用的外植体有种胚、子叶、上胚轴、下胚轴、叶柄、叶片,胚乳,花药,甚至老龄树(20年以上)长出的幼嫩茎段,然而再生频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植物转基因技术因能主动导入外源基因,定向改造植物性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基因转移技术,包括基因枪法、原生质体法、脂质体法、花粉管通道法、电激转化法、PEG介导转化方法等,其中基因枪转化法是代表;另一类是生物介导的转化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和病毒介导两种转化方法。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由于麻风树的遗传转化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麻风树进行遗传改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对其进行定向性状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杆菌介导对麻风树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解决现有育种技术无法遗传改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农杆菌介导对麻风树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麻风树外植体以及农杆菌液,外植体经农杆菌浸染后进行共培养;
(2)共培养后的外植体接入筛选培养基C13PC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抗性愈伤组织,所述筛选培养基C13PC是含有1-3mg/L草胺磷或1-10mg/L潮霉素;
(3)分化出不定芽;以及
(4)生根培养,从而获得转基因植株。
所述第(1)步骤中,共培养优选采用C13A培养基含有50-200μM乙酰丁酰酮。
所述第(1)步骤中,共培养采用优选采用C13A固体培养基,其含有1.0-3.0mg/L 6-苄基嘌呤,0.25-1.0mg/L 3-吲哚丁酸,以及50-200μM乙酰丁酰酮的MS培养基;麻风树外植体的制备经由以下工艺:挑选麻风树种子经消毒后,取出完整的胚和子叶,于MS培养基培养,获得子叶,切制成外植体;农杆菌菌液是优选采用C13A液体培养基重悬浮离心收集的农杆菌体制得。
所述第(1)步骤中,获得麻风树外植体工艺中,接种于MS培养基萌发,是将接好的材料先暗培养2-4天,然后光照培养10-12天,种子萌发的培养条件是,温度23-26℃,光照12-16小时/天,光照强度1800-2000lx。
所述第(1)步骤中,农杆菌菌液的准备、浸染及共培养,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挑取农杆菌的单克隆于含有抗生素的YEP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震荡培养20-24小时,然后按照1∶100转接,震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OD600=0.8-1.0,将菌液转入50ml离心管,常温,4000rpm离心20分钟收集菌体,用C13A液体培养基重新悬浮农杆菌,调至OD600=0.3-0.6,28℃震荡培养1-2个小时,备用;
(b)将切好的叶片放入容器中,加入准备好的菌液,置于摇床慢速震荡5-15分钟;以及
(c)取出浸染过的材料,倒掉菌液,将叶片放在滤纸上,吸去多余的菌液,接入C13A固体培养基,置于23-26℃黑暗共培养2-4天。
所述第(2)步骤的筛选培养基C13PC是优选采用含有1.0-3.0mg/L 6-苄基嘌呤,0.25-1.0mg/L 3-吲哚丁酸,1-3mg/L草胺磷或1-10mg/L潮霉素,250-500mg/L头孢噻肟钠的MS培养基。
所述第(2)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罗米绿色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普罗米绿色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3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浮球的变电站积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