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室自动化穴苗移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4836.1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华;张硕;王大康;田真;周增产;卜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A01C11/02;B65G15/00;B65G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自动化 移植 | ||
技术领域
温室自动化穴苗移植机属于农业自动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穴盘育苗技术是国外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指采用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为育苗容器,以草炭、蛭石、椰子皮、珍珠岩等轻质材料做与育苗基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与传统的育苗技术和方式,穴盘育苗技术在苗种成活率以及育苗的工业化都有着极大的优势,成为现代近代育苗发展最快的一种育苗方式。目前,温室苗种培育主要采用穴盘育苗方式。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穴盘的尺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格,穴盘的大小几乎相同,但穴盘格的数量不同,根据需要配置苗种的不同,穴盘格的数量从4-300不等。
温室自动化穴苗移植机的工作对象是种植在具有一定规格的穴盘中的幼苗。目前国内的穴苗移植还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虽然已有部分研究单位或高校开展了对穴盘苗自动化移植设备的研究,但都以部分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未有能投入生产的自动化移植整机研制出来。国外对于自动化移植设备的研究较为成熟,已有相关设备投入到苗种移植工作中,但在传动机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外的自动化移植设备多采用带式输送机来将穴盘运送到移植位置,而带式输送机的皮带也成为了穴苗移植的工作平台,但穴盘在皮带上的摆放位置却需要人工来纠正,这样就会增加移植工作的误差,一旦穴盘的位置偏离了移植工作要求的位置,就可能出现夹持器无法夹取苗种或夹持器与穴盘相冲突的问题。同时,国外的自动化移植设备多数采用皮带驱动单个夹持器运动,对于具有多个夹持器的自动化移植设备,需要多个皮带来驱动,并根据穴盘格间距的大小,由皮带来调节相邻两个夹持爪之间的间距。国外的夹持器多数采用单气缸作用,在夹取和放置苗种时就需要增设夹持器的上下运动传动机构。而夹持器的上下运动则一般采用丝杠或同步齿形带来驱动,这样就使传动结构复杂化,传动部分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秧苗成活率更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穴盘到穴盘温室自动化穴苗移植机,通过输送带式机构和穴苗移植机构,可以自动、准确地将密盘的秧苗移植到疏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设计一种温室自动化穴苗移植机,包括穴盘传送机构、穴苗移植机构,以及安装穴盘传送机构和穴苗移植机构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穴盘传送机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和密穴盘带式输送机,且疏穴盘带式输送机或密穴盘带式输送机通过带式输送机高度调节机构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穴苗移植机构由横跨在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和密穴盘带式输送机上方的两条平行横向导轨及架设在两条横向导轨之间的株苗夹持器构成,且株苗夹持器可在导轨上移动,并可上下移动。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密穴盘带式输送机、穴苗移植机构皆包含步进移动控制。
在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和密穴盘带式输送机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排导向轮;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和密穴盘带式输送机的尽头分别设有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出端托板,密穴盘带式输送机出端托板。
所述疏穴盘带式输送机和密穴盘带式输送机皆由传送带、传送带)两端的从动轮端和主动轮端、以及传送带中部的支撑板构成,主动轮端由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驱动。
所述从动轮端包括带有从动轮端轴承座沉孔的一对从动轮端轴承座、两端安装在从动轮端轴承座上的从动轮、将从动轮固定在从动轮端轴承座上的从动轮端轴承座盖板。从动轮端轴承座采用螺栓通过从动轮端轴承座沉孔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从动轮包括从动轮轴、从动轮辊筒、从动轮辊筒挡片。从动轮辊筒套在从动轮轴外,与从动轮轴同轴,并通过从动轮辊筒两端的从动轮辊筒挡片与从动轮轴固定;从动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从动轮端轴承座内。
所述主动轮端包括带有主动轮端轴承座沉孔的一对主动轮端轴承座、两端安装在主动轮端轴承座上的主动轮、设置于主动轮一端的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过渡法兰、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设置于减速器输出端的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法兰。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法兰与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过渡法兰联接,主动轮端轴承座采用螺栓通过主动轮端轴承座沉孔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主动轮包括主动轮轴、主动轮轴圆螺母、主动轮辊筒挡片、主动轮辊筒。主动轮辊筒套在主动轮轴外,与主动轮轴同轴,并通过主动轮辊筒两端的主动轮辊筒挡片与主动轮轴固定,主动轮辊筒挡片由旋于主动轮轴上的主动轮轴圆螺母锁紧;主动轮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动轮端轴承座内,其中较长的一端穿过主动轮端轴承座与主动轮电机及减速器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4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栖类水产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改良滨海盐渍土壤植物的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