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6767.8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漆虹;韩静;邢卫红;范益群;徐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71/02;B01D71/06;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掺杂 有机 无机 复合 sio sub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在H2(He)/CO2气体分离领域内的金属掺杂改性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SiO2膜在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水煤气变换反应等。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国际上对CO2的排放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对已排放的CO2进行捕集封存,是当前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CO2捕集技术有化学吸收、物理吸附等,但是均存在一些不足。膜分离由于具有过程连续、能耗低等优势,是非常具有前景的气体分离技术。与有机膜相比,无机膜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优点,并且具有非常好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在气体分离领域和膜催化反应器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微孔SiO2膜作为其中的一种无机膜材料,具有独特的Si-O-Si网络结构,是非常具有前景的气体分离膜材料之一。目前,微孔SiO2膜分离混合气体的机理主要是分子筛分作用,即气体的渗透率随着气体分子动力学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世界专利WO 99/61140公开的疏水性的SiO2气体分离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胶修饰的方法在前驱体正硅酸乙酯(简称:TEOS)的水解过程中引入疏水性基团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简称:MTES),经过疏水改性后的膜对H2、CO2、O2、N2、CH4和SF6这六种气体进行了测试,随着气体分子动力学直径的增大,气体的渗透通量逐渐减小。其中H2/CO2的分离因子仅仅只有5.5,略高于Knudsen扩散的理想分离因子(4.7),分离效果不明显。世界专利WO 2009/058209A1公开的用于气体分离的无定形SiO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以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孔径为5nm左右的γ-Al2O3载体上得到无定形的SiO2复合膜。该方法得到的复合膜对H2/CO2的理想分离因子在4~6左右。以上两篇世界专利公开的SiO2膜分离CO2气体主要是依据分子筛分机理,H2/CO2的理想分离因子都比较低,接近Knudsen扩散的理想分离因子(4.7)。而实际的工业过程如水煤气变换反应、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等,要求膜对工业气体(H2、CO2、O2、N2、CH4、CO)中的H2(He)/CO2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膜对H2(He)/CO2的分离性能,解决工业气体中(H2、CO2、O2、N2、CH4、CO)中H2(He)/CO2的高效分离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金属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溶胶的合成
将硅氧烷和溶剂按体积比1∶1~1∶10的比例混合置于冰浴中,向其中加入催化剂,再将此溶液置于温度为40~90℃的恒温水浴中进行第一步反应,反应1~3小时后,取出放置于冰浴中,再向其中加入含有金属M的盐溶液,控制M∶Si的摩尔比为0.1~1;然后再加入催化剂,继续置于40~90℃的恒温水浴中进行第二步反应,第二步反应1~3小时;获得外观透明的金属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SiO2溶胶;
b:涂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聚合物修饰的磁性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骨科滑丝螺钉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