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蜡连续成型机的生产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928.5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成;薛家均;田玉明;张运鑫;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永成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24;B29C39/38;B29C39/44;B29K9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1161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蜡 连续 成型 生产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蜡连续成型机的生产工艺,具体涉及石蜡连续成型机的生产新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式石蜡连续成型机,都是在年度极限有效工作时间——8400小时前提下,达到设计能力。以年产30000吨/台传统式石蜡连续成型机为例,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1)预冷工艺:(石蜡熔点范围54℃~85℃)
预冷用温水(对常规蜡44℃~45℃、对特种蜡55℃~65℃)→专用水箱蒸汽加热(用水量:1吨/次,用汽量:200kg/h)→温水/冷水管壳式换热器(冷水用量8t/h~10t/h)→水泵(电机功率:4.4KW、扬程32m)→液蜡/温水管壳式换热器(常规蜡比熔点高8℃~10℃,特种蜡比熔点高15℃~20℃)→液蜡预冷(3.6t/h)→停机化蜡时间(8h/次~10h/次)。
(2)注蜡工艺:料槽(容积0.8m3、重量560kg)→气动三通旋转注蜡阀(用汽量12m3/h)→质量精度控制(人工调节2h/每次~3h/每次)→连杆带动活塞(电机功率:5.5KW)→注蜡量(5kg×6)→注蜡时间(常规蜡8s/次~10s/次,特种蜡10s/次~12s/次)→质量精度【±5%(W)】。
(3)传导工艺:驱动器(电机功率:11KW)→主链条长度(240m×2)→蜡盘组数量(377套)→主链条运行速度(1650mm/min~1700mm/min)→传导周期(120min/次-150min/次)。
(4)冷凝工艺:冷媒蒸发温度(-15℃)→冷风机蒸发器(数量:4~5台,蒸发面积1000m2/台,电机功率:5.5KW×8台~10台)→冷风最大量(32000m3/h)→冷室最大冷量(750000kcal/h)→冷室平均温度(3℃~5℃)→冷凝时间(120min/次~150min/次)。
(5)后部工序工艺:卸蜡时间→输送时间→成品包装→人工配重称重(不能自动包装)。
对传统式石蜡连续成型机的装备工艺简要说明如下:
预冷系统装置独立设置机头框架前面,包括液蜡/温水管壳式换热器、温水/冷水管壳式换热器、预冷用温水专用水箱、冷水调节阀、蒸汽调节阀、水泵及管道。开机前先用蒸汽将预冷用温水专用水箱的冷水加热成温水, 开机后将温水泵入温水/冷水管壳式换热器的温水流道,经与冷水换热,将水温调节到与当期牌号原料液蜡换热所需温度,再输送到液蜡/温水管壳式换热器的水流道与原料液蜡进行换热,这一过程需要45分钟~60分钟;当与液蜡换热的水温上升后再回到温水/冷水管壳式换热器与冷水换热调整。为保证预冷后液蜡恒温,恒温水循环系统的恒温水箱及系统其它装置与预热用水箱并列安装。预冷用温水加热和恒温水加热均系开式。
注蜡系统装置由一个上宽下窄的梯形夹层式料槽为主体,其底部一字排放六个气动三通旋转阀,料槽内对应阀体安装六个气缸,缸内配置铜制活塞,六个活塞顶端与连杆连接,由电机驱动连杆;在旋转阀出口配置导流器。注蜡系统工作时,料槽内经气动三通旋转阀流入预冷液蜡,主电机驱动连杆推动活塞上下移动,与旋转阀同步完成吸蜡和注蜡动作,对常规蜡需10秒/次~11秒/次同时完成每组六个蜡盘的注蜡,质量精度±5%。
传导系统装置是由驱动器主电机驱动主链条带动蜡盘组进入冷室;主链条长度为239m/条×2条;蜡盘组数量为377套,运行最高速度1700mm/min。
冷凝系统装置的冷室冷量由四台至五台冷风蒸发器换热提供,每台蒸发器蒸发面积1000m2,体积大;冷室冷量需要750000kcal/h,冷媒(液氨)蒸发温度-15℃,风机出口温度-5℃~5℃,风量32000m3/h。冷凝时间长、冷量及电耗量大。
综上所述,可见传统式石蜡连续成型机是由诸多单件装置松散组合而成、总体结构不合理,致使工艺流程和工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工艺流程长、不合理;装置故障率高。整机结构松散、体积大,外型尺寸为26300×7000×3700(mm);预冷系统从加热冷水到与原料液蜡进行换热需45分钟~60分钟;导轨框架长度长,主链条增长,运行时间长,主链条经常发生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永成,未经于永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形双螺杆喂料机的喂料过渡结构
- 下一篇:机床刀具润滑油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