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祖师麻纤维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及采用该原料的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9374.2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锋;刘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宇锋;刘兴强 |
主分类号: | D01C1/00 | 分类号: | D01C1/00;D06L3/06;D06L3/02;D06M11/38;D06M11/7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祖师 麻纤维 生产 纺织 原料 方法 采用 制品 | ||
1.一种祖师麻纤维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祖师麻纤维的提取和制备时,含有两次漂白、两次碱煮,且进行高温分裂的步骤,两次漂白分别为氯漂和氧漂,氯漂使用浓度为3-8G/L的次氯酸钠,温度35-45℃,时间40-80分钟,氧漂用双氧水4-6G/L,温度80-100℃,时间40-80分钟;碱煮进行两次,第一次用烧碱进行碱煮;高温分裂在两煮两漂后进行,高温分裂时采用浓度为100-140G/L的纯碱,温度100-140℃,时间1.5-2.5小时,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浸酸→水洗→一煮→水洗→一漂→酸洗→二煮→水洗→二漂→高温分裂→水洗→给油→脱水→烘干;
其中,浸酸时采用硫酸,其浓度控制在2-10G/L,温度40-60℃,时间1-2
小时;一煮、二煮均为碱煮,两煮的条件相同,均为:烧碱用量50-150G/L,时间为1.5-2小时,温度为90-140℃;
漂白采用两漂法,一漂条件为使用浓度为3-8G/L的次氯酸钠,温度35-45℃,时间40-80分钟,二漂条件为使用双氧水4-6G/L,温度80-100℃,时间40-80分钟;
高温分裂时采用浓度为100-140G/L的纯碱,温度100-140℃,时间1.5-2.5小时;给油时采用植物油,用剂为纤维质量的1-2%;以上工艺浴比1∶10-20,浸酸时将硫酸浓度控制在4-8G/L,温度控制在45-55℃,时间控制在75-110分钟;
碱煮条件控制为:烧碱用量70-120G/L,时间为100-115分钟,温度为110-130℃;一漂时,使用浓度为4-7G/L的次氯酸钠,温度35-45℃,时间50-70分钟;二漂时,用双氧水4-6G/L,温度80-100℃,时间55-75分钟;高温分裂时采用110-130G/L的纯碱,温度110-135℃,时间100-140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祖师麻纤维生产纺织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进一步限定为:在秋季选择株高的,茎直立的,去掉枝叶,剥取外皮,在温度30℃—45℃,浓度在4—8%的甘草水溶液中浸泡24—48小时,取出凉半干,再放在温度30℃—45℃,浓度在5—10%的生姜水溶液中浸泡24—48小时,取出后按其长、短分选,
0.5米长以下的短原料的前纺生产工艺流程为:回丝→加湿→联梳→预针①预针②→再割→精梳→预针③→未针→粗纱;0.5米长以上的长原料的前纺工艺流程为:分束→栉梳→成条→并条→粗纱;短粗纱和长粗纱的后纺生产工艺流程均为:煮、漂→烘干→细纱→络筒→质检→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宇锋;刘兴强,未经刘宇锋;刘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93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纺纳米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新型挤压研磨浆料压力发生装置